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参观中山陵

[游记]参观中山陵

2008-01-26    66000234.com

参观中山陵

一九九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我参加赴江浙学习考察组,乘火车离开成都,出广元,经西安,到郑州南下,过合肥,二十七日早晨到达浦口站。下车后乘公交车过南京长江大桥,到江苏省教委师范处联系上,在江苏省教育学院安排了住宿后,我们一行九人就去了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园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
据资料介绍: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中山陵主要建筑: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空中往下看,它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我们来到中山广场,见广场的南端有中山先生的立像。我们去先生像前肃立致敬,缅怀他为中国民主革命建立的不朽功勋。在中山广场南面还有音乐台,舞台面积近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宽16.7米。台前有弯月状莲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观众席,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
陵墓入口处是一座高大的融汇了中外建筑特色的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间横楣上是孙中山手书的“博爱”,故名“博爱坊”。我们从博“爱牌坊”进入,通过用苏州花岗石砌成的长375米、宽40米的392(“392”暗喻当时的三亿九千二百万中国同胞)级石阶、8个平台的墓道而上(向上看不见平台,向下看却不见台阶)。最高的平台上有华表两座,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中山陵门,在这宽27米的面墙上有三个拱门,都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中门横额上镌刻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据说,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过陵门,后面是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另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 )手书颜体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
经过碑亭之后,就来到了祭堂。祭堂是仿宫殿式的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祭堂的门楣上刻着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我们在坐像前默哀悼念后,沿像座四周仔细地观看了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六幅浮雕:“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讨袁护国”。然后欣赏了祭堂东西护壁上大理石刻着的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堂后有墓门两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
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据介绍: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墓穴直径4米、深5米,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此像系捷克斯洛伐克雕刻家高崎按遗体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据说是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遗体,遗体是否还在这里,众说纷纭),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我们在围绕墓穴的汉白玉栏杆外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整个陵园清洁卫生,几乎一尘不染。我们在漫步墓道途中歇息时,一位同行者抽出一支烟刚点燃,突然钻出一个执勤人,动作格外利索,撕票、罚款两元,同行者当然只得听之任之。难怪陵园如此干净,原来有这样一些尽职尽责的人护卫着。每个景区景点都能这样严格管理,该多好啊!
(注:凡是2007年以前的游记都是“旅游回忆录”中的,这是我近期写的“旅游回忆录”中的又一篇)

转自:http://www.66000234.com/bbs/detial.asp?id=5703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