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漫步中山陵游记 |
[游记]漫步中山陵游记 |
2008-05-22 sina.com.cn |
周六,一觉醒来已是八点十分,打开窗户,随即迎面扑来阵阵凉风,天凉好个秋呀,在夏秋时节的南京难得遇上这么凉爽天气,宜人的天气,让我萌生想出游的念头,以此给天天盯在方寸之间的眼睛和脑子打点清新剂,主意拿定,我匆匆吃了点早饭,带上旅游用品踏上去中山陵的路了。。。。。。 你别说自从来到这六朝古都,我还是第一次到中山陵墓看看的,10点钟游车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此时老天好象是故意给我们今天的游人添景色似的,下起了小雨,不懂天气的我也没带防雨用具,也只好迎雨而上了,冒着这细细的秋雨,恰似溶入大自然的怀抱,惬意而清新的感觉。让我的步履变得那样的轻快而从容,丝毫没有后悔没带雨具的过失。 转眼便来到中山陵的山脚下,抬眼望去,庄严肃穆的中山陵已呈现在眼前,要达到陵墓需要经过二层门牌,第一层是孙中山先生亲手题写的“博爱坊”,第二层是“天下为公”也是中山先生亲手所写,经过这两层门牌后,中山陵墓的全景就尽现眼前了,据说从底层到陵墓眼前,需要踏蹬425个台阶,我现在真后悔当时没有亲自数一下,只顾迎接各式各样的景物了,因为这是第一站,我的体力也较充足,所以这四百多个台阶很轻松地蹬上了,墓室为一圆顶钢筋混凝土建筑,外部用香港花岗石铺面,墓室中央大理石园圹内置放石棺一具,棺盖上仰卧着由日本艺术家雕制的孙中山先生仰卧像,下面安放着先生的遗体。游人围绕转一圈算是瞻仰遗容吧! 第二站来到了雄伟壮观的明孝陵,这是六百多年前的明代皇帝朱元璋和他的马皇后的陵墓,陵墓同样也是被榆树,松柏,梧桐树等各式各样的树木包围着,陵墓的前面可能是经过加修了,红色的漆很鲜艳,远远望去,真象诗句所表达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哈哈!我可能用词不当了,属于个人观感吧!明孝陵的古陵墓座落的地势也不象中山陵那样陡峭,所以虽然已临近中午,我也没费吹灰之力,轻易而上,沿着后人铺好的石阶我蹬上陵墓的顶层,明楼的屋顶已毁,仅存四壁,所以呈现平面形了,就象过去的城楼,是平台式的,平台上还剩下三个圆形门洞,我在三个门洞之间穿梭,忽听身后有人说“小姐你面带福象,有大福来临,来算一挂吧”我回头迎其一笑说:“是吗?哪你能给我算出六百年后我是什么样的”哈哈,算命人被我的话激走了。我有点像打胜仗的感觉。这些人也真会做生意,居然做到皇帝头上来了,你说是不是呀!别理解错了,“皇帝”不是我呀,这是在皇帝陵墓上呀~! 最后一站,去了灵谷寺院,当来到古朴幽静灵谷寺,已是下午1。30分了,此时此刻我已有了累意,而灵谷塔是这些景物区中最高的一座塔了,如果放弃有点可惜,于是我随便买了一点小吃,填充一下咕嘟乱叫的肚子,又上路了,当来到塔角底下的时候,我已是腿脚酸软,浑身无力了,好多游客来到这里,面对这高高的灵塔望而却步了,但,我为了不枉此行,决定继续爬行,灵谷塔是后来修建的,先前的旧址早在1931年以前倒塌了,塔楼共有九层,第一层至第三层我估算了一下足有二层楼高,再往上逐渐减少,楼梯围绕着一个大柱子呈螺旋形状盘旋而上,当我爬到第四层的时候已是大汗淋漓,头晕目眩了,回头望望和我一起蹬的游客被我甩在身后,心里倒真有点很得意,借着得意之念,稍稍喘息了一会儿,又一口气蹬爬上了塔顶峰,怎么样?我的体力还可以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8563c01000ct8.html4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