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游记五—十里秦淮不见君 |
[游记]南京游记五—十里秦淮不见君 |
2007-08-02 sina.com.cn |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有关秦淮河的故事都是道听途说的,在我主观感觉里,秦淮河应该是一条浪漫色彩浓厚的河流,两岸歌舞升平,才子佳人与王孙贵族共同演绎着古时的悲欢离合。正所谓“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 我万万没有想到秦淮河居然在夫子庙的对面,“秦淮人家”四个大字告诉我眼前的那条泛着绿色涟漪的河汊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秦淮河。曾经对于这条水流的想象顿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怎么也难把它与那么多浪漫格调联系在一起。我没有读过朱自清先生有关秦淮河的文章,但我觉得它所描写的远非是这样一条简单的河流。我们只在河边背对着“秦淮人家”四个字照了一张相片而已,因为这个地方确实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地方。李香君的故事我以前都没有看过,《桃花扇》也只是通过他的名气而已。我只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眼前的这条河流前边,李香君的故居我没有去,因为我预感到她几百年签注的老宅子绝对是南京政府在河边所特彼得一块新地皮,而且房子也应该是很替别装修的。那样的感觉反倒让人用空白的大脑自己去想象。所以我们只是在桥上欣赏了两岸无数的白屋老墙和夹竹桃树而已。 中国自古以来青楼女子总能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在正史、文学作品还民间传说。李师师、李香君、杜十娘、陈圆圆、董小宛等等弱女子却有着这般大的魅力。也许是因为大多文人总是和青楼联系在一起,让这些弱女子在他们笔下升华。再加上几个传奇人物的帮忙,比如宋徽宗。这些女性确实伟大,在这样一个封建年代里,以一个地位低贱的青楼女子的身份演艺出如此多的传奇故事,让人千百年来为之敬仰。而现在的青楼女子则俗得让人不可救药 我们第二天去别的地方光的时候,路过一座桥,桥下的河水也是绿油油的颜色并且带着一股隐隐的臭气。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条臭水沟拐几个弯流到夫子庙前面后,就会被冠以秦淮河的大名。那多游人所游览的地方其实在这个地方更佳的接近它的本来面目。以这样的心情站在桥上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呢,对比昨日的人声鼎沸,那时的感觉只有一丝酸楚。 有名的东西就是不一般,一条“臭水沟”因为名气大,能吸引这么多的游人为知痴迷,成为千百年来不变的地理坐标。在这条绿色的水流前边,我所能感觉到的好像只有空白。那么多传说和故事此刻好像都是那么虚幻,关于它的传说是真的吗? 我十分想见李香君!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15e529010005gh2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