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自助游四方之二 不见南京的太阳(江苏 南京夫子庙) |
[游记]自助游四方之二 不见南京的太阳(江苏 南京夫子庙) |
2008-05-07 izy.cn |
自助游四方之二--不见南京的太阳 到了南京,中山陵是必定要去的。就好比到了北京一定去爬长城一样的道理,中山陵已经成了南京的象征。 我一进入中山陵,第一个感觉就是气势磅礴。它采取了园林设计中的抑景,就是入景区后,有一门景,既挡住了外面人的视野,又和主要的景色对应。中间平台或许是考虑到中山先生是个革命家,设计成警钟型,起警示作用。再经过390级台阶到达山顶才是中山先生的墓地。因为下雪的关系,台级上的积雪被人踏过后成了厚厚的冰,很滑!常有人四脚朝天。也许是周围的环境比较肃穆,人们倒也没有怨声载道。我一直以为孙中山很高大,直到看到了他生前穿过的一套制服,才知道伟人并不一定伟岸。 南京的夫子庙等同与上海的城隍庙。上海的老城隍庙系道教祭保护城池的神-城隍的著名道观。乾隆年间因举办各种庙会而代代相传繁荣至今。夫子庙,则因东晋成帝司马衍采取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养人才为本。”立太子学与秦淮河畔。可见古人也早就意识到要兴国,科教须先行。这里历来为商业、文化的繁盛之地。 我游夫子庙是在初四的下午。这里的人熙熙攘攘,每个摊位都在卖各种造型的彩灯,颜色是各种的红。春节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峰。华灯初上时犹如繁星点点,很热闹的样子。难怪唐朝的杜牧夜泊秦淮时会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夫子庙的旁边就是乌衣巷。事先并不知道,以为只是普通的小巷,不经意抬头见到〈〈乌衣巷〉〉三个字便楞在路中。接着,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我的脑海,是它吗?我急着要应证往日所学。在小巷中找到了王导、谢安的故居,化6元钱入内参观。院子不太大,里面只展示了一些故人的家谱,以及那个时候的瓦当、砖块。看了倒有些失望。 旁边有个饭店,有个很好的名字叫“秦淮人家”,依河而建。饭店推出22元12道风味小吃,倒也吸引了不少象我这种异乡客。 作者:lily22tang
|
转自:http://www.izy.cn/travel_notes/993/2319.html2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