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明故宫 |
[游记]南京明故宫 |
2008-05-22 sina.com.cn |
宫城,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朱元璋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位于南京四重城垣最里边一重,有御河环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填湖而建,因而地势南高北低。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宫墙主体南北长约0.95公里,东西宽约0.75公里,周长约3.4公里。“前朝”与“后廷”相结合,组成“朝廷”。 午门前,是传达圣旨及朝廷文告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罚大臣“廷杖”之地。据说,朱元璋时代的“廷杖”还算比较文明,受此惩罚的大臣不脱衣、裤,但受罚后,也需卧床数月,而后得愈。从午门入,有宫墙环绕,过内五龙桥,便是奉天门。奉天门左有东角门,右有西角门,门上都有楼阁。据说当年皇太孙被朱元璋立为皇储后,他的几个叔叔不服,皇太孙曾与太常寺卿黄子澄在东角门上商讨过对策。即位以后,建功立业文帝命黄子澄兼学士,在欲削藩王兵权之前,特意问黄:“先生忆昔东角门言乎?”黄回答:“不敢忘。”建文帝遂下决心削藩,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东角门的南边有左顺门,可通文华门入宫城左路抵文华殿(太子讲学处则称“大本堂”,疑在文华殿一侧),亦可通东华门;西角门的南边有右顺门,可通武英门入宫城右路抵武英殿(明代中期,殿内曾供奉朱元璋和朱棣的画像),亦可通西华门。 进入午门,又有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桥下为内御河。过了桥就是奉天门,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和文楼,西边有武英殿和武楼,统称为“前朝”五殿。后来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建造的。 奉天殿旁左庑向西边的称文楼,右庑向东边的称武楼。奉天殿的后面是华盖殿,它像一座亭子,四面出檐,渗金圆顶,殿顶上还缀有硕大的金球一颗。殿旁东有中左门,西有中右门。每逢春节、冬至和朱元璋的生日,朱元璋都要在这里先行接受内阁大臣和宫廷执事人员的参拜,然后才去奉天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再向后去就是谨身殿,规划仅次于金銮殿,也是一座双重飞檐的大殿。以奉天、华盖、谨身这三座宏伟的建筑为主,构成了宫城“前朝”的主体部分。 奉先殿(初建于1371年),起因于朱元璋和礼部尚书陶凯论及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到每年只能“岁时祭享”太庙,为了“晨昏谒见,节序告奠”,遂于洪武四年正月下令在宫城内乾清宫东侧建造奉先殿,同年十月建成。奉先殿南向,正殿五门,深二丈五尺。殿前为轩五间,深一丈二尺五寸。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bbee901008gaj.html5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