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日记]出逃、紫金草、桂林石屋 <P>这几日心里颇不平静。 </P> <P></P> <P>当我从近一个月来的繁忙中抽出身来,偷个闲时,没想到却是以这几个字做为开场白。这不平静中,除了日常工作的压力和负担之外,让我在这二十多年的岁月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纯生理的不安。曾有几夜,只因向左侧卧,竟被胸口闷闷的疼痛逼醒,然后在难以入眠的夜色里,担心疑虑。此类状况持续数日终不见好,实在是放心不下,只能提心吊胆地请教医生。验血、心电图一一做完,诊断结果是正常,于是问自己:那不正常的是什么?——无解。 </P> <P></P> <P>医生千叮咛万嘱咐,“注意休息、别太劳累”。于是牢记这八字箴言走出医院,当作药引子使了。 </P> <P></P> <P>下班回家后无比听话,不看电视,不听音乐,早早儿地上了床,捧着一本有关猫的书,打算以一种闲适的心情睡去。或许医生说得对,真的是太累了罢,这一觉竟如此深沉、踏实。 </P> <P></P> <P>唯一遗憾的是,清早起床,还没来得及给自己一个微笑的表情,就被对对讲机里传出的不合谐声响转移了注意力,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工作必备的物品,一路小跑杀到楼下,拦了辆出租车,便又开始了一路的奔忙。找现场、拍照、找目击者……和交警一起,力求在眼前凝固的空间里,找出任何可以帮助重现悲剧发生那一瞬间的蛛丝马迹。</P> <P></P> <P>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支离破碎,车灯、保险杠、饭盒、早报……散落在地面上,值得惊心动魄的,是搅在肇事渣土车肚子里的轻摩,旁边的斑斑血迹,让我开始为轻摩的主人担忧起来。转场赶往医院,果真不是个好消息,手术室外,妻儿老小哭成一团,我压低了嗓音发回最后一个现场报道,为的是不想让亲人太过于难受,谁也不想自己家里遭遇了这般突如其来的事故之后,却成为新闻报道里主角。而我也不知道,那位扛摄像机的同行,如何忍心将镜头对准痛哭的人不放,固然那样可能会让他加上几个工分。</P> <P></P> <P>于是,我收起干活儿的家伙,悄声沿着楼梯离开了。而此时胸口更加剧了前几日的痛。而一旦开始了工作,便如同跳上了不停转动的车轮,想停也停不住。</P> <P></P> <P>待踏着夜色归家时,经过进香河,一路往北,眼前呈现出北极阁的灯光,想起去年夏天,也是这样的入夜了,骑车上了北极阁,在空旷无人的山路上,望向北京东路的车来车往,有一种逃脱的感觉。于是兴致来了,绕到山北侧的居民区里,找寻蜡一样的凌霄花……</P> <P></P> <P>每当有这样浮想篇的兴致时,内心便滋生了一种莫名的牵挂,我知道自己又想带着这样的兴致出逃了……恰好临睡前翻开了贾梦玮在《往日庭院》中提到的“桂林石屋”一篇,心想,就是它了!</P> <P></P> <P>虽然那里最适合中秋前后,十里桂海飘香的季节去,但当下的时节,那里该有最美的绿色。</P> <P></P> <P>于是,第二天清晨,便迎着太阳往东边的绿色行进了。</P> <P></P> <P>过了中山陵往灵谷寺的方向,折回的道路向着流徽榭的方向走。到了流徽榭,猛然间被眼前成片的紫色所吸引,这是紫金草。阳春三月,紫金山下,一朵朵一簇簇,那紫色的,无人在意的野花,忽然就漫山遍野。在中国,它的名字叫“二月兰”,然而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却并不多,可世界闻名的紫金草却真真实实和南京有关,它的背后有一个有关花的故事,与战争有关、与历史有关、与生命有关,还有一组长约一小时左右的合唱组曲。我说了,这是一个故事,如果你去南京的东郊,看到了正绚丽开放的紫色,并且感兴趣的话,别忘了留言给我,我会说给你听这个故事。</P> <P></P> <P>过了流徽榭,向林区的保安询问桂林石屋的具体方位,因为原先去的那个门,在去年国庆节之后就被封了,作为消防通道,新的入口我没有去过,为了不转向,还是受累打听一下为妙。得到了准确答复后,一路前行,沿路有无数的白色小花,五瓣,恕我无法叫出它们的名字。</P> <P></P> <P>终是对新路不熟的,绕了不少路,好在终于寻到,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来到了一个半山腰的小平台,坐下来喘口气。目光所到之后,皆为润眼润色的绿。这里有一块桂林石屋的说明牌,告诉了你这里是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两层红顶别墅,1933年建成。竣工后仅仅3年多,1937年被日军进攻南京时炸毁。指示牌上最后写的是“拟修复”,所以,至今这里仍是被毁之后的残缺模样,供人想象。重建的赝品,怕是也就不会让我今日到此了。</P> <P></P> <P>平台北侧有零碎石阶,共170级。顺此而上,一处残壁断垣悚然进入视野。这便是密林深处的桂林石屋了。对了,半道还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张静江(张人杰)手书的一方青石碑刻,标识着它曾经清幽的存在。</P> <P></P> <P>终于,这曾经孤寂的别墅完完全全地在眼中展现了:这里是平台、那里有只剩下一半的楼梯,无数碎石头躺在地下……整栋房屋全是用青条石和紫金石板砌成的,再加上地处桂海,故名桂林石屋的。</P> <P></P> <P>绕到屋后,从镂空的石墙外侧望向今日蔚蓝的天,残缺的格局竟也把天也分成了不完整的大小方块。走进了这片废墟,仿佛身陷在忘了时间的甬道。我试图踏上残存的楼梯,可是,它越来越窄,怕是承载不了,更无处下脚。四上里空无一人,于是靠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坐,只听风在耳畔吹响。</P> <P></P> <P>零散着看过一些林森有关的文字记载,号青芝老人,生平自诩“三好”和“三不”,即好佛、好古玩、好客和不再娶(26岁丧互妻,便终身孑然)、不沾私产、不杀生。一生清贫,蔚然自洁。曾有友人说:“我想,这花底无杂草的兰桂,便是林森一生最好的盖棺定论!”</P> <P></P> <P>林森大多数的照片,都是那种惯于青布长袍、布鞋布袜的装束,留着山羊胡子,于是,看着这残破的桂林石屋,似乎还留着青芝老人清贫廉洁的足印……</P> <P></P> <P>山风阵阵,不觉已是中午,该是离开的时候,顺着170级台阶走下,再次来到那个平台时,似乎变得开阔起来。</P> <P></P> <P>胸口生理上的疼痛暂时不知跑去了什么地方,这样的偷闲,似乎夹杂了些凄凉的味道,却能让内心归于淡泊和舒缓。</P> <P>走吧!别忘了,我这儿还有紫金草的故事在为你候着!</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