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uid]Yongfang[/uid] 标 题: 南京游记(之四 玄武湖) 时 间: Tue Mar 11 15:15:30 2008 点 击: 53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题金陵图》 <唐> 韦庄
我们从雄厚的玄武门出来,便看到玄武湖了。玄武湖古称桑泊、秣陵湖、后湖等等,相传
南朝刘宋年间,有黑龙出现,故称玄武湖。玄武和青龙、白虎、朱雀共同代表著东南西北
四个方位,所以玄武湖实际上还是北湖的意思。
http://bbs.nju.edu.cn/file/NanJing/xwh.JPG
【 玄武湖 秋色 】
玄武湖也犹如故都一样命运多劫。
在隋文帝灭南陈时,曾下令将南京城夷平,湖消失了两百多年;宋神宗时,王安石调任江
宁府尹,提出了“废湖还田”的主张,湖又一度消失,一直到元朝疏浚措施完工后才稍获
改善;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大肆扩张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从此成为南京城东北城
墙外的护城河,规模又大幅缩小;在民国初年,玄武湖一度改名五洲公园,直到1950年全
面整建,才又再度改回玄武湖的旧称。
从玄武门出来几步,便看见了一条形如玉环的陆地,从南北两面深入湖中,这就是环洲,
环洲里面拥抱着樱洲。环洲的特色在于湖岸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垂柳,清风拂过,婆娑飘舞
,宛如烟云舒卷。环洲西北有个金字塔似的小山,是郭璞的衣冠冢。
郭璞是位传奇人物,人称其词赋为东晋之冠。生于西晋盛世,长于八王乱世,卒于东晋“
中兴”之初,体验了也看惯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动乱,曾在玄武湖边隐居,一首《游仙诗》
略抒胸臆:
京华游侠窟,
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
未若托蓬莱。
……
诗中首四句代表了封建人士的四种人生抉择,但他还是认为游仙比游侠、隐逸、仕宦都更
为理想。郭璞又因着《葬书》对风水下了最早的定义,又被历代风水师尊为“祖师爷”。其
实透过种种神怪迷雾,不难看到大多灵验卜筮属于洞察时势人情的敏感预测,卜筮不过如
他“本以仙姿游于方内,其超越恒情,乃在造语奇杰,非关命意”,以游仙咏隐逸,借高
蹈赞超脱一样,寄托了对现实人生的悲哀无望。在他看来,“林无静树,川无停流”,这
世界一切都在时刻变动,从未宁静,更无太平。然而虽然在那首诗里郭璞接下来嘲笑了庄
子等人的隐逸不彻底,自己却终因忧国忧民,斥责王敦叛逆而被害。王敦之乱后,晋明帝
追赠他为弘农太守,建了个衣冠冢,名“郭公墩”。至于他真正的墓地,有说是在镇江金
山之上,南宋陆游还专门在《人蜀记》中作了考证,认为郭璞墓不胜枚举,墓不在镇江;
也有说在武昌南岗的,后人种种说法反而增加了风水祖师爷的神秘性,真的在哪里已经不
重要了,历史与传说是可以并存的。
环洲中南边的拐角处有一座假山,假山旁有两块形状奇特的太湖石,原为明时中山王徐达
府中遗物。一块形似观音,一块形似童子,名为童子拜观音。
樱洲又名连萼洲,每年四月洲上樱桃如火如霞,樱花飞舞轻扬,一片妃红,鲜艳夺目,稍
遇风雨便落英缤纷,醉人心魄,若信步绿涛花海之中,心旷神怡,飘飘然如入仙境。洲上
有个500 米长的曲折游廊,廊北有喇嘛庙和九级八面玲珑塔,塔名“诺那”,倒影湖中,
风光旖旎;
环洲的东南方是处于玄武湖中心位置、旧称麟洲的菱洲,观山是游菱洲的特殊享受,北眺
幕府,南观覆舟,东望紫金,宛如游龙,山顶常有紫金色云霞缭绕,从菱洲观赏千变万化
的紫金云霞,“千云非一状”,神秘莫测, “菱洲山岚”自然非同一般。
http://bbs.nju.edu.cn/file/NanJing/xwh2.JPG
【 傅抱石 玄武湖图 】
由环洲向北过芳桥就是梁洲。梁洲为梁代昭明太子读书处,是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佳
的所在,又名老洲。梁园故址,现存一口古井,据《后湖志》载:“此井自古有之”,明
代掏挖清理时,井底发现一把六朝铜钩,此井就以铜钩为名。洲东北有一座两层方型古建
筑,名览胜楼。楼北边有一平台,四周有铁栏杆围护,即为古时之点将台。楼西有湖神庙
等建筑。梁洲西北角是一个古典园林式花坛,由黄石叠砌而成,坛间有雨花石铺成的曲折
小路,有名的闻鸡亭即在花坛边。晋时爱国志士刘琨以匡复中原为已任,身居荒野,“闻
鸡起舞”,颇有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味道,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诗叹曰:“刘琨死后无奇
士,卧听荒鸡泪沾衣”。梁洲的节日在金秋,每至十月,丹桂飘香,沁人心脾;菊花争妍
,令人目迷,“采菊东篱下”的情致更令人神往。
从梁洲沿湖堤过翠桥就是翠洲。翠洲又名趾洲,与菱洲南北遥遥相对。苍松、翠柏、嫩柳
、淡竹,构成“翠洲云树”的幽雅和淡泊。
我们最后走到玄武湖南城墙下,南城墙下有段堤,过去叫鸪栖埂。从翠洲通往鸪栖埂的堤
就是有名的十里长堤。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句脍炙
人口,说的就
是这段由十里堤鸪栖埂通向台城的古堤风景。不过世事沧桑,东晋、南朝皇帝办公居住的
古台城
早已荡然无存,后人据韦诗将玄武湖之柳与台城连在一起,于是将玄武湖南鸡鸣寺后的一
段明城墙附会为台城了。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其实柳非无情,长堤烟柳原是平民的象征,“六朝兴亡缘底事”?它所关爱和迷恋的只是
这片青山绿水,但凭风吹雨打,雪虐冰欺,依然烟笼风播,执着自己的妩媚和靓丽。然诗
人来到南京吊古,无论是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还是春光明媚,柳絮飞舞,想到都是
六朝豪华似梦,李白“空余后湖水,波上对瀛洲”也好,李商隐“敌国军营漂木梯,前朝
神庙锁烟煤”也罢,都是一样的哀伤。
回时从南城墙走到西城墙脚下,城墙极是高大雄伟,却又长满了长长的藤蔓。老蒋说,前
天下大雪,一个人沿着这苍紫的城墙,缓步踱到伸入湖心的板桥上独立,湖上的大雪飘飘
扬扬,四周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空寂,再仰面向天,便溶天地于一体了。我能感觉他的心情
:冬天本来湖水就沉静落寞却暗藏生机,再在飘雪的日子,古城的边际,那才是真正江南
的冬天,而由此产生的怀古忧伤,也总是容易转换成孤独思乡人生无常的情绪。大抵中国
文人面对这样的景象,都会这样,一种文化的底蕴在里面。
归得赋以记:
向晚飘狂雪,化絮满玄湖。湖桥入湖心,君迎狂雪吟。青春写古意,韶华叹风尘。
城柳拂雪絮,依旧是无情?暮雪明青丝,惆怅能几回。古都本多事,君韵感我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