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水绘园游记 |
[游记]水绘园游记 |
2008-03-12 newtenka.cn |
-- 水绘园游记 时值明末,天下大乱。自东林党后,明廷日益腐败,奸宦当道,正义难行。有方夫子记录《左忠毅公逸事》,其时史公可法未名,其师左中毅公下厂狱,奸奴行炮烙之刑,左公危旦夕死,见史公来探,唯左公面额焦烂而目不可张,乃奋臂以指拔眦,怒斥史公:“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 无侯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其后史公独守扬州,贼势十倍而朝廷无力,终含恨而死。 自东林党后有复社,辟疆先生也为其中一员。先生后人冒鹤亭《冒巢民先生年谱》记载:“崇祯九年丙子(1636),应制金陵,大会东林诸孤于桃叶渡。”此时史可法任按察司副使,分巡安庆池州,监江北诸军。 这便是水明楼的正门。据《如皋县志》记载,冒起宗、冒辟疆父子在时水绘园计有妙隐香林,一默斋,枕烟亭,寒碧堂,洗钵池,小浯溪,鹤屿,悬霤峰,小三吾,月鱼基,波烟玉亭,湘中阁,因树楼,涩浪破,镜阁,碧落庐等多处景观。小宛归来后不久,冒辟疆将水绘园易名为水绘庵,但到了辟疆先生的晚年,水绘园则已荒废,辟疆自称:“荒颓不堪耳。”这与他当时的贫困处境是分不开的。可惜的是辟疆先生的亲题“水绘庵”已无从寻觅,现在的额匾只是后人的缅怀之作罢了。 此处是水明楼的中堂,由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安徽盐使汪之珩重新建造,由此水绘园重新融入了大量徽派的建筑风格,虽经战乱,仍然保存至今。 此即《秦淮八艳图》,秦淮八艳即小宛所称之“手帕姐妹”,当年秦淮河畔雕梁画栋,处处金粉缀饰,名士佳人,多成就了些风流佳事。附秦淮八艳的名单如下: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顾横波、寇白门、陈园园和董白(小宛)。园园即《影梅庵忆语》中所言之陈姬;顾眉生即忆语中所说之顾夫人,夫人的由来乃是清廷诰命的;香君不需多提,血溅桃花扇已是千古留名矣;如是更勿多言,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自是名动天下。追古思今,彼辈以青楼之身而成义烈之名,天下士子,当为之汗颜耳。 由中堂入后,可见到宋代曾肇父子亲自栽培的千年古桧,水明楼的西隅则是曾肇读书的隐玉堂,元末斋毁,清初在隐玉斋故址重建,更名为雨香庵。康熙年间,又在雨香庵成立了新安会馆,一直保存至今。 此即古桧。 此当为辟疆先生生前所用之书橱,忆语记载:“余读东汉至陈仲举、范、郭诸传,为之抚几。姬一一求解其始末,发不平之色,而妙出持平之议,堪作一则史论。”小宛的勤学好问和爱憎分明的性情,真是如跃纸上。 此为小宛、辟疆二人之画像,现置于水明楼东楼之阁内。小宛的美,《忆语》早已写尽:“姬扶病三月,犹半梳洗,见之甚爱,遂留榻右,每晚高烧翠蜡,以白团回六曲,(白团——扇子的一种)围三面,设小座于花间,位置菊影,极其参横妙丽。始以身入,人在菊中,菊与人俱在影中。回视屏上,顾余曰:“菊之意态足矣,其如人瘦何?”至今思之,淡秀如画。” 转朱阁,低绮户,明月虽在,斯人不归矣。 信步出楼,得雨香庵之一景,芳草萋萋,园门独立,门右为关帝君之画像,余独感小宛之废钟学《曹娥碑》之轶事,至于钱夫子,当心恻然而顿首也。 |
转自:http://www.newtenka.cn/dvbbs/printpage.asp?BoardID=3&ID=127557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