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高旻寺之行—一韦扁舟荡江湖 |
[游记]高旻寺之行—一韦扁舟荡江湖 |
2007-07-16 blogyz.net |
上个周日,风和日丽,与友赴高旻寺游玩。幸会汝妙师傅,在其全程陪同下,得览高旻寺全貌。以下是部份相片,并附相关解释。 高旻寺是个禅宗古道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清初天慧彻祖入主高旻以来,高旻寺得以中兴:祖令高悬,宗风大振,住众常盈千余指,“高旻禅”一直对中国禅宗以至东南亚各国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至今,高旻寺仍是天下人当参学的地方,被称之为“模范丛林”。高旻寺的传承是临济宗,以三玄三要为宗旨。三玄就是三因,正因、缘因、了因,三要就是三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临济宗以三玄三要来表达整个佛法,说明了一个从因至果、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的道理。自达摩西来,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一法在东土得以传承。六祖惠能以下“一花开五叶”,此后禅宗道场遍天下,禅宗祖师遍天下,禅宗为整个佛教撑了大半边天。晚清以来,禅宗趋于式微,末法众生根机转劣,现多以念佛为修持法门,把禅宗视为上根利智之人才能行的法门,皆“不得其门而入”。禅宗本为心地法门。禅,是人人本有,个个不无的。古德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禅宗,诸佛之母、诸法根本这一法门,现渐渐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被教中一些知名人物谤为“瞎蛇钻死洞”的法门。佛祖的无上心要、众生的根本慧命,竟至于此! 高旻禅寺 高旻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扬州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 相传高旻寺创建于隋代,清初顺治十一年南河总督吴惟华于三汊河建成七级天中塔,塔成后才依塔营建梵宇三进为庙,庙亦以塔名,称“塔庙”。康熙四十二年,赐名曰“高旻寺”,并将皇宫内一尊金佛也赐寺供奉,此时的高旻寺规模已十分宏大,大山门,御牌坊,无梁殿,大殿等一应俱全,乾隆帝六次南巡,作诗数十首,如“刊江胜地”“江表春辉”“众水四环蜀岗秀,大江遥应广陵涛”。 道海堂号称“中国第一禅堂”,已在1999年投入使用。 道海 高旻寺位于扬州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西岸,“扼三汊洪流,距九龙真脉”。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以及宁波天童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 山门。 山门上嵌“勅建高旻寺”五个金字。乃康熙帝钦赐。 塔,为一寺之主。高旻寺的宝塔被佛家认为是三汊河九龙之神珠,名曰:天中塔。始建清顺治八年,当时,因扬州水灾泛滥,漕运总督吴惟华遂在三汊河口修建七级浮屠,历三年,塔成。至康熙三十八年,为与皇太后祝寿祈福,重修此塔,得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争相捐金,天中塔得以修葺一新。经清晚期,民国及后来的“文革”天中塔几经大起大落,修建,倒塌,焚毁。 如今留存的高旻寺天中塔为1998年重建,高86米,八面九层,钢筋结构。每层供奉玉佛8尊,全塔共奉72尊玉佛。登临塔上,可南眺镇江诸山,北览平山堂,观音山,望大江滚滚,揽云树苍茫,感天地悠悠,令人百感顿生。 高旻寺东门。当年康熙帝就是从这里上岸的。 大运河上的摆渡人。 阅读全文 | 回复(8) | 引用通告 | 编辑 |
转自:http://www.blogyz.net/user1/smilep/archives/2006/200653113622.html10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