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鹅鼻嘴”游记 |
[游记]“鹅鼻嘴”游记 |
2007-11-30 blogchina.com |
在山上有二处炮台。江阴历来就是长江上的军事要塞,这儿曾发生过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变。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侵入长江,溯江而上就屯兵在鹅鼻嘴,攻陷镇江、陈兵南京迫使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这是历史的耻辱。1949年4月20日的渡江战役和要塞兵变,解放军在江阴一线强渡长江,摧毁国民党长江防线,活捉要塞司令戴戎光,这是辉煌的史绩。 我顺着山路走到一炮位的旧址,在当年的大炮边,有几个孩童在玩耍,天真无虑。我的脑海里不知道怎么会冒出“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名来,我按下了快门,定格下这一灵感。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border=0> 天越来越阴了,我选择了一条小路下山,穿越密密的树林,到了江边。天飘起雨点来了。我躲在一棵大树下,用塑料袋裹住照相机,想躲一下。可是,一会儿,雷闪电鸣,雨更大了。不好,打雷时呆在大树下是最危险的――这是我们“驴子”们牢记的常识!可是举目四望,没有可以躲雨的地方。但树下绝不可留,我把擦汗的毛巾顶在头上,沿着石板路,冒雨狂奔而去。还好,没跑多远,转过一个山角,看到一座已经挤满躲雨游人的凉亭,总算可以喘口气躲雨了。 这座亭子就是“子胥过江口亭”。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家难从楚国一路逃往吴国,历经磨难渡江来江阴,这座亭子就是为纪念伍子胥所修建的。站在亭子里放眼望去,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以一饱长江美景。我在人头攒动中,不停地打着招呼“对不起”、“借个光”!拍下了这极其难得的一幅“风雨江桥图”。亭沿的雨水哗哗而下,雨中的长江大桥隐约而现,江轮在烟雾中破浪而行……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border=0> 12点多钟,雨慢慢停了,天也放晴了。找了一家江边餐厅午餐、小憩,并在周边的江滩上选景摄影。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border=0>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border=0>
|
转自:http://shhdfg.blogchina.com/viewdiary.18738073.html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