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瞻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 |
[游记]瞻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 |
2007-09-04 tuniu.com |
2007年4月4日 星期三 晴 正值海棠飘香时节,周末,我袭一身缁衣,跟着旅游团,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来到淮安,瞻仰了梦寐以见的周恩来纪念馆。 进了大门,不宽的甬道两旁栽满了海棠。导游深情地说,总理身前最爱海棠花,于是我们栽海棠怀念他老人家,你看那一树树的海棠正开放,随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细细端详起来,青叶白花红蓓蕾,淡淡雅雅,缕缕清香,这不正是总理一颗红心,两袖清风,清清白白的人生写照吗? 踏一路清香,怀一腔幽思,导游引领我们到总理铜像广场,铜像创作取材于周恩来六十岁前后与群众亲切交谈的瞬间动态,面带微笑,双手叉腰,神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铜像高4.2米,基座高3.6米,总高度7.8米,寓意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基座上江泽民题写的"周恩来同志"5个镏金大字在春日的暖阳下闪闪发光。我们纷纷在总理铜像前留影,似乎都想把总理私藏,都想随时仰视。 过了铜像广场向北,就是“西花厅”,我们拾级而上。这是一座雕梁花栋的仿古建筑,青砖灰瓦红柱。导游介绍说西花厅原是清朝皇帝及摄政王住过的西花园,解放后,周恩来先入住中南海丰泽园,后来他将毛主席迎入丰泽园,自己则住到比较简朴的西花园。因为西花园中有一处建筑叫“西花厅”,以后人们便把西花园叫“西花厅”,这一住就是26年。在总理诞辰100周年前,淮安人民兴建了这个“西花厅”,再现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的真实场所,以及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后厅会议室、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观看到周恩来生前使用过的办公桌、地毯、窗帘、国画、沙发、挂屏、乒乓球台和卧具等。其中,唯一的高档家具沙发,还是周恩来生病以后,毛泽东派人将自己用的送给他用,因为毛泽东的身高比周恩来高10多公分,所以还在下面加了脚凳。睹物思人,让我想象一代伟人周恩来26年来,就在这里,就在这简陋的“西花厅”为国家与人民,思想飞扬处留下多少脚步。运筹帷幄,海棠花香里浸染了多少血汗。 “西花厅”门前停放周总理身前一直乘坐的红旗轿车,车玻璃是防弹的,是隔音的。导游说,总理工作繁忙,经常在车上办公,为了给总理安静的工作环境,车玻璃就做成隔音的了。突然很感动,总理真的是日理万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们这些凡人,整天无聊地吵着无聊,总理的这个兼作办公的老红旗车是不是能刺醒我们呢? 正奇怪怎么看不到“纪念馆”这样的标志,导游已经带我们到一座很大的建筑后面,我们绕到前面,这才是纪念馆的正门,只见门楣上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镏金大字特别醒目。一楼是陈列大厅,用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集中展示出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我们踏着51级台阶到了二楼(51寓意着我们的总理在51岁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二楼的纪念大厅中间,安放着一尊周恩来汉白玉坐姿塑像,塑像连基座在内高4.7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周恩来坐姿塑像。塑像表现了周恩来生前的习惯动作:左手抚膝,右手握卷,端坐在一块岩石上,目光炯炯凝视着前方,正在思索着祖国的今天和明天,运筹着共和国的四化大业。柔和的灯光,敬仰的目光一起包裹着总理的塑像,使得塑像更加亲切自然,仿佛真人一般,让我们感到了有气息流过。听说三楼是开放式的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近观馆区风光,远眺古城新姿。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登临。 走出主馆,我再一次深深看了“周恩来纪念馆”几个大字,心情异常平静。沿着桃红柳绿的河堤慢慢往回走,再次穿过两旁栽满海棠的甬道,目光不禁被牵引,青叶白花红蓓蕾,缕缕清香直抵心灵。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6点26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56959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