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淮安游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江苏淮安游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8 17u.com |
2006年3月9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楚州区城南的原淮安师范学校(2005年7月移交给楚州中学)校园,见到原中共中央华中局旧址的三栋楼,只剩下西边的两座办公楼,东边的一座宿舍楼已被拆平,地上一片废墟和破砖头。在西边的楼口墙柱上嵌着一块汉白玉碑牌,上写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江苏省人民政府,1995年4月公布”。西边两座楼墙体开裂,砖木风化严重,木地板和廊柱虫蚁腐蚀厉害,天花板塌落,楼上挂着“危房”的牌子。 1945年9月9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从淮南盱眙千棵柳迁至淮安城中,就住在原淮安师范院内的三栋楼上。三栋楼中有两栋楼是办公楼,一栋为宿舍楼。10月25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在淮安(今楚州)成立,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曾山、粟裕、刘晓为华中分局常委,邓子恢任书记,谭震林任副书记。华中分局归属中共中央华东局的领导。这座被拆除了原中共中央华中分局领导人居住的宿舍楼见证了华中分局在淮安的革命历程和重大事件。淮安党史资料披露,当时的华中分局常委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曾山、粟裕、刘晓都住在这座楼上,楼分上下两层,为木质结构,上层14间,下层14间,邓子恢一家住在二楼东首,曾山一家住在二楼西首。曾庆红同志的母亲邓六金同志在这里当选为华中妇女联合总会常务委员。曾庆红同志和父母都曾在这里生活居住过。 这座楼没有被后来占领淮安的国民党拆毁,也没有毁于文化大革命,却毁于21世纪的今天,实在令人惋惜和痛心。这座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小楼只被“保护”了11年就提前夭折了。 几乎与此同时,苏皖边区政府六地委(今苏皖边区政府旧址东首)二层办公楼也被拆除了。 对历史文物肆意拆毁,在这个“历史文化名城”里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近10年来淮安已经拆除的历史文化遗产多的惊人,现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没有多少历史文化遗产可供拆除了。以往,他们拆除的多是明清建筑、文化名人故居,现在他们动手拆除的是前任共产党领导人的建筑。也就是说,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他们已经不分青红皂白了,在“招商引资”和“旧城改造”的名义下,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皆在废除之列。这座本可以保留下来的红色革命纪念地,对于教育子孙后代,牢记红色历史,发展红色旅游,扩大淮安知名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更何况这已挂上“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但还是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厄运。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37238.html5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