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谷树旅游五谷树游记五谷树评论五谷树周边酒店 |
[游记]五谷树旅游五谷树游记五谷树评论五谷树周边酒店 |
2008-06-10 luopan.com |
手记 又见五谷树 (wier8) 童年乡居,在屋后的河岸上,长着一棵奇特的树:高约二丈,春天来临,绿叶扶疏,开着白色的花。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夏天花落结果,果的形状可以预卜年景,如像稻,则当年稻必丰收,如像麦,则来年麦必丰收,如像豆,则当年豆必丰收,余类推。 有时结的果实像鱼、蟹,则当年必发大水。我常常看到庄上和邻村的村民,在树下观察、赞叹。老人们回忆说,1931年秋,发了特大洪水,苏北以下的很多地区被淹,近年的五谷树所结果实,全是鱼形。我家是1946年迁居到这个名为大卜舍的村庄上的,直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从童年到少年,我跟大人们一样,很关注五谷树所结果实的形状,发觉它对年景的预卜,真的非常准确。我向村上的老人,以及邻村的知识分子、曾经教过私塾的韦景尧先生,打听五谷树的来历,何时何人移植到庄上来?毫无结果,成了我心中的疑团。直到“文革”中期,我因被贬入异类,剥夺了向图书馆借书的权利,只好将家中所藏二百多种“丛书集成初编”的各种古人文集、笔记认真细读一遍。结果,在明代隆庆年间赵善政著《宾退录》卷一中,发现有一条“五谷树”,令我怦然心动,载谓:“胡惟庸家中有一树,名五谷树,夏月其实若稻麦者,则其年大有,若为鱼形,则其年大水。”原来,早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年,宰相胡惟庸家中就已经有了五谷树,并预卜年景,甚为灵验,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潜心于明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陆续在明代、清初文集、笔记,以及清代方志中,查到一些五谷树的记载,基本上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当然,有个关键问题,仍然不清楚:明代文集《金陵琐事》等,说五谷树乃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来的,但郑和下西洋是永乐年间的事,而洪武年间的胡惟庸家,不是早就有了五谷树吗?这就有待进一步考索。我将研究结果写了一篇文章,刊于《人民日报》,后来《建湖县志》即据此文介绍了五谷树,遗憾的是,故园河岸上的那棵五谷树,大约三十多年前,即被人砍伐,每一思及,倍感惆怅。去年国庆期间,我应邀返建湖县建阳镇参观陆秀夫纪念馆,馆中竟有一棵五谷树,令我喜出望外。在游览名胜九龙口时,在湖中的小岛上,更有棵一丈半高的五谷树,所结果实犹存,酷似稻粒。朋友们告诉我,该年的稻子长势极好,丰收在望。又见五谷树!“天人合一”启情思,宇宙间有多少神奇的奥秘,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27493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