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园》遗补: 昨天谈到留园时,忘了提及到一个有趣的观察:垃圾箱。 我那天承蒙团友赠我月饼充饥,在留园里吃完饼就一直在找垃圾箱丢包饼的塑胶小袋 子,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行了园子的大半个圈,还是找不到半个垃圾箱。忍不 住向导游James抱怨,「苏州人难道从来不在公园中丢垃圾的吗?怎么连个垃圾箱或 垃圾桶的影子都没有啊?」James奇怪的看著我说:「怎么会?刚才一路走进来,四 处都有垃圾桶啊。」咦?奇怪,莫非我眼睛有问题?我一直粉努力地找啊。 再行了一段路,就在一个绿瓦顶,大圆形进口的门前,James掉过头来跟我说:「你 不是在找垃圾箱,就在这儿啦。」他用手指一指门前的一对陶瓷狮子雕像,不会吧? 我走近一看,很有艺术雕塑美的狮子张大了口,狮子的陶瓷座下,很有艺术的雕字 写著「果壳箱」三个字,旁边刻著「讲究卫生,人人有责」,Gosh!我一路走来, 看到这些陶瓷雕塑像还以为是《留园》遗留下来的古董瓷器摆设哩,谁知道那个大概 只能塞得下我两个小拳头的狮子口,原来就是垃圾的进口处,我量度了一下,相信美 国的麦当奴特大型可乐杯可能挤不进去哩,那么小巧精致的垃圾箱,既用来方便游人, 又负有摆设装饰责任,真是天才的创作,不过,究竟有多少个游客像我一样,一直 “敬而忽视之”呢?我实在很想知道。把塑胶袋子丢进美丽的雕刻陶瓷狮子大口时, 不知道怎的,心中就有一种愧疚的奇怪感觉,好像自己在污染了艺术品般。 从《留园》出来後,天色已经有点儿暗淡,匆匆的,大伙儿又赶到寒山寺参观去了。 (2)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这一首《枫桥夜泊》,寒山寺因此而名噪一时。如果你认识会说 苏州话的人,就请他用软绵绵的音调把这首诗朗诵一次这给你听,保证你会拍案叫绝, James在寒山寺内就用苏州话示范了一次,赢得了众团友的击节赞赏。这一首诗成就了 《寒山寺》的名满天下,所以寺内就把这首诗隆而重之的雕刻在一片大理石之上,独 立的摆放在一个触目的墙壁上。 《寒山寺》位於苏州城西枫桥古镇,原本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始建於梁武帝 天鉴年间(公元502年~519年),那么後来为什么又被叫成了《寒山寺》呢?那就和 唐代的一个怪和尚“寒山子”有关。 寒山子是一个慧根非凡但生性怪异的人,他的一生清淡刻苦但又不喜欢受寺规僧诫所 限,他到天台国清寺去游玩,因为衣衫不整像个乞丐般而不被寺院主持接纳招待,却 因而认识了平生知己“拾得和尚”,二人结成莫逆生死之交。传说他们二人最後修隐 於寒岩洞内,终老於石穴之中。而寒山寺之所以称为“寒山”,就是因寒山子曾在此 居住之故。 为了纪念这两位得道但又行事怪异的名僧,在明成祖永乐三年,一位禅师为他们立像, 时人又以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象徵吉祥与欢喜之意,这两个摆放在《寒山寺》 内的塑像,一人手持荷花,一人手捧园盒,相对开怀地笑著。James说,新婚的男女们 对著他们跪拜祈福,会得百年好合的和谐兆意。我们团中有对异国鸳侣的新婚小夫妻 (非常甜美可人的美国女孩嫁了一个chain smoker的台湾男孩),大家就怂恿他们上 前祈福,不过美丽的洋女孩就是不吃这套,闪闪缩缩地走避,起哄的团友只好作罢。 说到这个甜美可人的美国女孩,就想多写一笔,她的美是那种会发光发亮,吸引旁人 目光贪恋留连的美,白里透红的粉脸,深蓝的大眼睛,瓜子型的脸庞,金黄的一头秀 发,迷人的笑靥,很多团友都奇怪像她这般漂亮的女孩为什么在洛杉矶没有被荷里活 的星探给捉去了,反而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嫁了给这个有点大男人作风,又整天拿著烟 枝(他是除了小赞和James外,第三个烟雾迷漫的contributor),满身雕绘了各式纹 身图案,很有新潮艺术家气派的美国出生的台湾男孩。不过我想婚姻总有一定的缘份 注定吧,美国女孩告诉我,她是在一家卖唱片的店里认识她这位在店内做售货员的先 生,因为他是她好朋友(另一位售货员小姐)的朋友,就这样开始了。因为这位女孩 太漂亮了,我们团友就开玩笑说,苏、杭的美女知道我们的团要来,都要失色的躲起 来了。不过我在苏州真的听到有途人用国语说:「那来这么漂亮的白人女孩!」因为 她听不懂中文,我就特地翻译给她听,她开心的又绽开了迷人的笑容。 呵呵,离题万丈了,好吧,又回到《寒山寺》来,细数古今名僧诗词,很多学者均推 寒山子为首,他的诗词风格,被认为很有陶渊明的飘逸之气,又往往能一针见血的讥 讽时弊,我早两年前,就读过他的很多大作,比如这几首: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丈煎勿底涯。生死往来多少劫,东西南北是谁家。 张王李赵权时姓,六道三途事似麻。只为主人不了绝,遂招迁谢逐迷邪。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写到最後一首诗,就想到三年前宋友会网页的一个老朋友,他在网上送了我一首禅诗, 开启了我对禅诗的阅读兴趣,转眼又已成前尘往事了。如果那位朋友犹在,或已是一 位壁虎先生,就向你问句安吧。 来到了《寒山寺》自然就想到了那名闻千古的“钟声”,不说不知,张继诗中那个敲 响夜半钟声的唐朝大钟早已经因战乱而不知所踪。到了明代,又仿制了一个古钟,可 是不久又被日本的倭寇掠劫了去。名人康有为一次游《寒山寺》时,听闻此事,感慨 地题诗曰:「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日本一位使者伊藤博文知道康 有为的感叹後,就于日本明治三十八年,从日本再铸造一仿制钟送回《寒山寺》去, 不过却比原来的钟体积小了,声音也不及清远洪亮。 现在这日本仿制大钟连同钟铭就放在《寒山寺》的钟楼之上,听James说,每年的除夕, 寺内的主持就会敲一百零八下钟声,象徵“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很多 人就会在那天涌进寒山寺来听钟声。 上钟楼敲钟已经成为游客项目之一,进来参观《寒山寺》的门票收费是不包括上钟楼 敲钟的,要另外付五元人民币才可以登楼,钟楼一条长长的人龙绕著梯子一直到二楼 的扶手处,从楼外的下面往上看,可以看到小小楼内的大钟,一名和尚坐在那儿监守, 一个游客咚咚敲两声,然後就NEXT!又咚咚的敲两声,又再NEXT!这样子一分钟内可 以敲十多二十次吧?我不知道那些和尚是怎样忍受这些从早上到下午一直不停的咚咚声, 应该有人去研究一下里面的和尚是不是患扁头痛率比例奇高,我只在寺内绕了一个圈, 就被“咚”得烦躁不已,什么「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幽雅古意都被“咚”得飞到九宵 云外去了,我相信这些忍受了一整天钟声的和尚,再听到有人夜半来敲钟,说不定会 发神经把那个人连同客船一起掷个希巴烂吧? 什么诗情画意的事,一经旅游商业化就立刻化为乌有,羡慕古人吧?谁叫我们生得晚 呢?游完《寒山寺》就结束了大半天的匆促苏州行,明天将会有半天在苏州,半天在 杭州,坐在旅游车上,大家都有点疲态毕现,James说吃完晚饭就回酒店休息了,有谁 要跟他去做脚底按摩就自行下楼聚集,我对这玩意儿没什么兴趣,就到Executive Business Center 租用了一阵子电脑,20元人民币半个钟,比上海的Hyatt Hotel便宜多了,酒店是位於 新区狮山路的新城花园大酒店,很舒适,服务也很好,听说也是新盖成不久的,值得 推荐^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