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丘游记 |
[游记]虎丘游记 |
2007-09-01 tuniu.com |
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其得名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三日后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这是史书上记载的,也不知这是野史类还是故事传奇类书籍,把虎丘阐述得带了几分神秘。 星期天我带着孙子去了虎丘,几十年没去了,来到虎丘还是那样的亲切。我们首先走过海涌桥穿过无梁殿来到憨憨泉边,传说中那泉是个叫憨憨的老和尚挖出来的,泉水还治好了他的眼睛。小孩最喜欢听故事了,于是每到一处我都讲解给他听。他指着那大石问:“爷爷,爷爷,这有故事吗?”哦,那是枕石。相传,晋代著名高僧生公,就坐在这块石头上看经书,疲倦了就睡在这块石头上,以前那石头还有粘性呢,扔石子上去它能够粘住不下落。没等我说完,他就拣了块小石子往上仍,结果没粘住,就说我是编故事骗人。再看那试剑石有干将莫邪的故事。还有那真娘墓也有香魂的故事。走完一段山路,“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就呈现在你眼前,笔力遒劲,呈落地有声的磅礴气势,让人不得不佩服颜真卿的书法造诣。当年他写这四个大字之后,经过很多年“虎丘”二个字逐渐断落湮没,到了明代苏州太守马之骏命令著名的石刻大师章仲玉将虎丘二字进行描摹扑刻,但是后人看来总觉得“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好,那么漂亮,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称为“假虎丘真剑池”还有另一种意思,这也暗示着阖闾墓的秘密,因为剑池的东西两壁悬崖陡立是天然形成的,而虎丘的后山则是人工用土垒建而成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吴王阖闾的墓。 虎丘剑池的右侧有二仙亭,二仙亭的右侧是千人石,千人石的右侧为生公讲台。千人石和生公讲台都以篆书写就,导游正指着篆书“千人石”叫游客认读。有人把它读作“坐月子”,有人把它读作“坐尺子”,还有人把它读作“坐乃子”,每错一回总能引得导游一番说笑,我也教孩子认“生公讲台”四个字。他似懂非懂的说记住了。 每一处书法作品背后都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生公”坐在“法台”上讲经,讲到动情之处白莲都盛开、顽石也点头。于是有了“生公讲台”右侧小池中的“点头石”一景观。其实池中的“点头石”没什么与众不同,只是几块普通的石头而已。缘于它们听过“生公”讲经而有别于其它的溪石。这般平凡的石头能拥有这样的优遇——经受千万人的观瞻瞩目,也许就如民女与公主的不同,不在容颜而在乎出身门第。从“虎丘剑池”左侧走进“别有洞天”看泉眼,从剑池往上走,进入“冷香阁”,出冷香阁左拐右进,虎丘斜塔便矗立在眼前,这座阁楼式砖瓦塔透出的雄厚已带些许苍老。他已经一千多岁了,也是我们古老苏州的象征。 虎丘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我们只游了前山的几处景点,就有说不尽的美丽传说。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5点20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52143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