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游记]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2008-05-22    sina.com.cn

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2007-05-02 18:29:17

大中小

阊门 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阊门,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
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大约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阊门瓮城被
毁,剩下内城与套城。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城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阊
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阊门水城门则在内城门北,跨下塘街河,解放初尚有木栅门,五十年代拆除,现仅存水城门基础。水城门外的石级梁桥聚龙
桥,七十年代初改成了水闸。

阊门即事

顾 俊

“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这是陆机在《吴趋行》里提到苏州的第一句话。伍子胥象天法地始筑吴都,阊门便是这座城池“气通阊阖”的首门,它见证了苏州城两千五百余年的沧桑变迁。今年年初,作为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重中之重——阊门节点段破土动工,不久的将来,一幅崭新的姑苏繁华图将展现于世。

新修复的阊门是否能够真实还原历史面貌?在这个城门、城墙早已不再作为关防壁垒的年代,如此规模浩大的修复工程意义究竟何在?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现代与传统、保护与发展、历史与未来更深入的思考。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阊门遗迹,位于西中市西端,吊桥的东堍,月洞形的城门仅剩了小半个,残颓的城墙上荒草萋萋。天气好时,常有一些白发老人懒懒地坐在城根
下孵着太阳。在苏州,你要问阊门在哪里,苏州人往往会和你辨清一下,是“新阊门”还是“老阊门”?新阊门差不多成了石路商业区的代名词,而“老阊门”呢?
就在这里,原来的公交4路车终点站。

说它“老”,因为古阊门的遗址就在这地方。在过去的岁月长河里,阊门城楼在这里建而毁,毁而建,几经更迭。眼前的这片残垣断壁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物,比起阊门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来,尽管不能算老,但它毕竟给我们留下了最后的遗存。同时,它也留下了一段辛酸和愚昧的历史。

1934年,当局为了改善交通,将清代遗留下来的阊门城门城楼拆去,仿照金门罗马式样改建阊门陆城门。1936年竣工的阊门中间是车行道,在中门两侧各增
辟了一个2米多宽的侧门作为人行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小半个月洞门,就是当时的南侧门。不久之后,抗战爆发,苏州沦陷。
《老苏州》画册上,有一张老照片记录了当时阊门的景况。在城门口“老笃眼药”的巨幅广告下,站立着荷枪实弹的日军岗哨。整个画面充溢着一种恐怖和屈辱的气
氛。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州的城墙基本上还是贯通的,从阊门陆门北侧的石阶上去向北走,能一直走到平门,往南可以经过金门城楼再走到胥门。1958年全国
开展“大跃进”运动,苏州古城在劫难逃,阊门的水陆城门全部被毁,城泥城砖都被挖下来砌小高炉大炼钢铁。原因很荒唐,据说是古城砖极耐高温,何况这不再承
担防御功能的城墙留着也没用。

几十年后,我们重来规划城门的修复,往事不堪回首。

历史是衔接的,生活还将持续,今天规划中的阊门是什么模样?它与那一段残垣断壁又该如何衔接呢?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指挥部对此给出了答案。

此次阊门城门与城墙修复方案的设计由苏州园林设计院承担。2002年他们受苏州市规划局委托,着手进行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西段规划编制工作,阊门节点是西
段规划设计的重点地段。2003年5月,该院针对修复阊门再次进行了深化设计,他们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的考古资料为依据,借鉴清代《盛世滋生图》、《三百
六十行》等古画,并参照苏州目前保存较好的盘门水陆城门以及胥门、金门等实物,在听取各方专家意见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设计出两套方案。最后经过社会公示投
票表决,选定了“突出明及清初的城门形制,修复两重瓮城城墙”的设计方案。

为了尽可能多地传递出阊门的历史信息,做到“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要区别于原作”的设计要求,修复工作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有关
部门特地收集了一些旧城砖并特制了大量原规格的城砖,采用偷砌法进行墙体修补。在新城门与老城门衔接的处理上,新城墙将原来那段残存的民国城门隔空包纳其
中,丝毫不破坏其本来面貌,将历史遗迹原封不动地保留下去。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阊门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在这里动工,必然要面临很多的问题。文物保护、交通疏导、景点分布、商铺迁移、居民安置……一系列的矛盾需要统筹解决。科学的决策,审慎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阊门城门与城墙的总体修复方案,曲折逶迤的外圈瓮城将由北、西、南三个方向环抱内圈瓮城和主城门,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90米,内圈瓮城约45
米见方。瓮城的高度为七余米。内外陆门上分别建造敌楼和城楼。城楼面阔五开间,深四进,基本上参照盘门城楼,但气势更为恢弘。另外还在瓮城的水关内布置了
一组临河古建筑,以丰富瓮城的空间层次。

但是,考虑到道路交通等因素,专家组决定对陆城门东面的城墙先行修复,瓮城、城楼和敌楼的修复则作为远期规划,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分步实施。

水城门的修复施工中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今年三月初,工程队在清理阊门下塘河底的淤泥时,发现了几排平铺的石板和几十根碗口粗的木桩,据住在附近的老人说,
几十年前苏州大旱,他亲眼看到过木桩露了出来。这是否就是古代水城门的基础呢?如果是,这将是苏州到现在为止发现的第三个古代水城门遗址。1978年在齐
门发现了宋代水城门遗址,1980年在相门发现了汉代水城门遗址。苏州文物部门当即组织考古调查队进驻现场。在文物部门的鉴定结果没出来之前,阊门修复工
程只能暂停。

七天后,苏州博物馆考
古部完成了阊门遗址的抢救性考古调查。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早于汉代的城墙遗迹,挖掘出大量汉代和唐代的釉陶片和砖砾瓦片,其中也没有发现早于汉代的遗物。
从木桩和夯筑黄土剖面以及外包的城砖进行分析考证,确认这是五代时期阊门砖城楼的遗迹。五代之前苏州的城墙都是土城,吴越王钱镠始以砖砌苏州城墙。当时阊
门大修,先在古河道中打下木桩,然后在木桩间填充瓦砾、釉陶片和泥土,再夯筑,最后在夯土外包以城砖,形成一个南北略长于东西、面积10余米长见方的砖城
楼。由此看来,五代时期阊门水城门就在城楼的北墙中间,随着历代改建重修,水城门位置逐渐北移。

阊门遗址历代变化很大,现有遗存不仅年代较晚而且损毁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文物部门提出,阊门的修复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明清时代的原有风貌。对现有水城门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4ce4c9010008ng.html81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