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梦的地方-石港渔湾行-游记-散文 |
[游记]寻梦的地方-石港渔湾行-游记-散文 |
2007-08-02 ntwxw.com |
从石港镇回来几天了,那里,静静的小河,摇曳的芦苇,以及划过天空的飞鸟,就像一幅幅画,一直映在我脑海里,几次提笔想写下美伦美奂的景色,却又把笔搁下,我怕我的的文字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受,无法描绘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我去过很多名山大川,去过很多古都名镇,有的没让我欣喜,有的也早已忘记, 石港渔湾,一个自然的村落,一个渔湾的水道,那里幽静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却让我怦然心动,留连往返。 石港镇位于南通市区东北部30公里处,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古老水乡,据说,在唐代初年,人们在开河挖港时,在泥沙中挖出一方石碣,上面刻着:“凤凰所栖,乃是宝地,石港新开,幸福万代”。因此“凤凰宝地”,“石港有石”之说,开始广为流传,代代绵延。 周日,与几个好友相约,从市区驱车45分钟,来到石港渔湾,如果不是在村头看到刚竖起的广告牌,我们就根本找不到那条水道,由于交通闭塞,原生态的渔湾水道得以保存。在船公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一片小竹林,上了一条小船,船公娴熟的几个动作,就把我们带到深深的水道里,狭长的水道两边全是芦苇,小船在巷苇里穿行,一会是“山穷水尽”,一会又是“柳暗花明”,十曲九弯,水径通幽。水很清很清,似一面镜子,倒映着天上的白云,两岸的芦苇。芦苇在风中摇曳,或高,或矮,或依,或偎,或挺立,或低垂,婀娜多姿,姿态万千。空气仿佛一下凝固,我们恍惚走进画中,城市的喧嚣,红尘的烦恼全丢在了身后。 “快看,那是菱角”一声惊呼,把我又带回了现实,在水面广阔处,长着一畦菱角,绿油油的叶子漂浮在水中,煞是好看,船公善解人意,把船划到菱角处,我胆怯的问船公能采吗,船公微笑地点了点头说:采吧。于是像个快乐的孩子,趴在船边,去拎水中的菱角,从来没看到长在水中的菱角是这般模样,红菱就躲在叶子下面与根相连,迫不及待地剥了一粒,放在嘴里,好甜,好嫩。我们的喧闹惊扰了主人,走出房屋来看我们,我们急忙招呼,“不好意思,偷吃你们家的菱角了”主人非但没生气,反而说,你们没采到多少吧,我送点给你们,于是从家里,又捧出一篮菱角,受宠若惊的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偷吃了人家的东西,还受到这般款待,连忙说,不要,不要。船公,似乎更了解我们,说:,这玩意在乡下不是什么稀罕物,喜欢吃,就拿吧。我们感激地笑了,连说,谢谢!船公和农妇也笑了,他们笑了比我们还要灿烂。 船在水中行,野鸭也水中嬉戏,一整条河道里就我们几个人,偶儿看到村妇在水边洗衣,洗菜,他们用最朴素最温柔的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随处可见硕果累累的树上,红的是柿子,黄的是梨,还有南瓜,丝瓜,挂在屋檐下,树丫间,不知名的鸟(其实是名,只是我不知道),在芦苇里,竹林间掠过,留下美丽的影子,动听的鸣叫,鱼网撒在水中,小舟斜卧在河里,河岸两边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树,有的挺拔,有的婀娜,有的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好一派田园风光图。 已是中午十分,船公说,我替你们联系下吃饭把,看看那家有饭菜,你们就到那家吃。等我们随船公来到农家时,桌上已经摆满酒菜,好客的主人站在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蘑菇炖鸡,芋头烧肉,时令蔬菜四五个,花生菱角一大盆,还有南通地区最有特色的三鲜汤,不是主人的再三提醒,那自家酿的酒,一定会让我们喝醉。酒足饭饱,我们又来到了主人的果园,体会摘梨的快乐,分享主人收获的喜悦,风吹过,稻浪翻滚,闻这稻谷的清香,我们又回到了船上。 醉了,是酒醉?是人醉?闭上眼,让风吹拂我的脸,让风掠起我的长发,此时,周围一片寂静,唯有风吹芦苇发出的沙沙声,水流的潺潺声,以及鸟儿发出的鸣叫声。那是天籁之音,那是令你终生难忘的绝唱。朋友问我:你在想什么?我说什么也没想。其实我在想,这世上谁能读懂我?如果能在这里,与读懂我的人相拥,一起欣赏美景,一起感受风的气息,一起凝听这天籁之音那该多好........ 这里的一景一物,一树一叶都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是那么的质朴,在这里你感受到了横空离世,能体会到超尘脱俗。这里处处是画,景景是诗。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浪漫,你可以体会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在这里你可以拥有美丽的梦……… 作者授权声明: |
转自:http://www.ntwxw.com/ReadNews.asp?NewsID=5340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