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晓起纪实

[游记]晓起纪实

2008-06-27    sina.com.cn

独自行走已经好多年了,但还是不习惯用镜头说话,常常是在被美景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才想起按动快门,开始学会用相机说话是因为在博客里结识了这么多的摄影天才。从它们的镜头语言里,我学会人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尝试一次,用真实的镜头告诉大家什么是晓起

清末茶商汪允珪、汪允璋兄弟建造的“礼耕堂”和“继序堂”,这里有绝妙的徽州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更绝的是此处专雕,能够把指尖大的窗户雕成可以开启的。

对于明清时期的老宅,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建筑的,但从气势和排场上,一般人难分商宅和官宅。商宅门前的台阶只有一级叫一本万利,官宅门前的台阶有三登,叫连升三级。

堂上供奉的应是汪氏先人,本人估计是汪允珪夫妇

这是江氏宗祠。jiangzemin的祖籍在婺源的江湾,晓起的江宅应该只能算是江氏的宗亲了。

古徽州每个村落都有祠堂,一般都是由村中大姓族人出资兴建。最初,它是同族人纪念同一个祖先的地方,后来就成了一个家族势力的象征。执行族规家法,惩罚不孝子弟等都在祠堂进行,它是徽州人的礼仪和活动中心。

明清两代徽州有祠堂10000多座

江宅里的大缸,江南连储水的缸和北方的都不同,缸体雕有花纹

不是请大家再次欣赏油菜花,而是注意油菜花“身后”的建筑,当地的小学。发展中的中国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偏远地区的教育了,在乡村,往往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

镜头推近,我们看墙上的字:不送子女上学是违法行为,起初看到这条标语的时候我很纳闷,难道连中国的乡村都要像城里一样,孩子每天早晨上学是要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亲自送到学校的?仔细一看,墙的另一侧:家长辛苦九年,孩子幸福...哦,原来“送”不是接送的意思!

曾经在湘西壮族村寨里见到:不去医院生孩子是违法的!

闽西南客家村寨:破坏通信设备要坐牢!(这条更直接)

学校建起来了,孩子免费读书了,可是在一些旅游型的乡村,孩子放了学便和父母一起经商,按理说从小进行社会实践没什么不好,将来没准成为大商人,可是,在大多的旅游景区,农民在不懂得商业规则的情况下,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只学会了奸诈而丢失了诚信,我担心乡村里的下一代,或许我是杞人忧天!

行前反反复复研究了博友“庄子曰”婺源之行的游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c8625010008ld.html ,在她那里知道这条路是条古驿道

图中的新徽派建筑让我想起在闽西南永定看到的新土楼

晓起很安静,可能在晓起的那天不是周六周日的缘故吧

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从照片上来看一点都不为过。可是纯朴的村民在没有祖训可遵循,没有个案可参照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新村民。他们渐渐了解城里人的平均消费标准,并以高于这样的标准来评定物价而后挣钱。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af79601008si4.html2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