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陶渊明墓和陶祠陶渊明墓游记

[游记]陶渊明墓和陶祠陶渊明墓游记

2008-06-10    touraim.com

本来,大诗人陶渊明死后没有露出地面的墓冢,可是不知从哪个朝代起,庐山出现了一座渊明墓。

这座陶潜墓座落在庐山西南的面阳山中,乘车从星子县隘口乡出发,沿南山公路北行十多里左右即可到达。这里地处群山深处,四周苍松翠柏,山坞里杜宇声声。墓是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修葺的,碑文依稀可辨。整个墓冢为长形拱顶岩石和古砖结构,碑首有横额“清风高节”四字,中为“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其左刻有墓志铭,右为《归去来辞》。墓碑左右,各有碑刻一块,分别为《五柳先生传》和修墓人的姓氏,墓前还有护墓石栏。

陶渊明墓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此墓也为后人所疑。因为陶渊明死前曾留下《自祭文》,要求人们在他死后轻哀薄葬,“不封不树。”(意即不要把土堆成坟墓,也不要在墓前植树)根据这点推测,陶渊明死后可能没有露出地面的坟堆。也许后人不忍心这样,还是给他造了坟。不过,据史志记载,到明朝时,陶潜墓已有一百多年无人知晓。只是到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大水在今天的墓地附近一个叫鹿子坂的地方冲出了一块断碑,碑上有字曰“陶靖节先生故里”。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明“前七子”中的核心人物李梦阳任江西提学副使,听说此事后来到鹿子坂,看了断碑便认定这一带是渊明故居,并在面阳山修筑了陶渊明墓,购置了祭祀的田地,建立渊明祠和靖节书院。他还从陶氏子孙中选出人到郡学里当学生,负责祭祀。李梦阳立下的这条规定,一直沿袭到清朝末年。

在李梦阳立墓之前,那此来探访渊明遗踪的诗人,如白居易、朱熹、王贞白等,虽为渊明故宅、渊明祠、渊明醉石写下了不少诗文,但没有一首是写渊明墓的。

至于渊明祠,虽经战乱屡兴屡毁,但在每一朝代都不曾废弃。建国前最后一次修复渊明祠是在1921年,新祠在旧祠的北面,当时节曾任翰林的刘廷琛为陶祠撰写了一副楹联:

令彭泽,耻折腰,入莲社,欲眉攒,寄奴何罪,慧远何功,名教慨沦胥,晋宋总非公世界;
将抚琴,若无弦,或摊书,不求解,松菊吾朋,羲皇吾侣,馨香昭弈褀,子孙常恋旧柴桑。

转自:http://www.touraim.com/sight/getDiaryContent.htm?sightId=1739&diaryId=21834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