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村游记(二) |
[游记]古村游记(二) |
2007-08-02 hexun.com |
发表者: wjb001 在修的路果然与我们想象的差不多,我们颠簸其上,有点象冲浪的感觉(虽然没有冲过浪)。一路欢歌(摩托)跳舞(我们),折腾了近两小时,我们才到达古镇。在鹏君的引导下,我们穿大街、走小巷,先大致游历了遍古镇,发现与我儿时的记忆差别不大,依然是上坡下坡、地势不平,街道仍然坑坑洼洼垃圾乱堆,唯一有变化的似乎只是原来街边古色古香的骑楼被新的钢筋水泥房取代,不过由于规划不好显得有些杂乱。但虽然如此,还是能找到作为江西四大古镇的影子,因为傍水而建,在交通运输主要靠水的年代,这里曾经商贾如云、行人如织,相当繁华,但随着世道的变迁、交通的变化,这个地处偏僻的古镇逐渐衰败了。 把车子停好后,我们走进一个小巷,穿行不远,便来到一处据说是红军曾在此驻扎的地方,墙上依稀可见当年留下的标语,只有一个大大的兵字和较小的红军两字比较清晰,其余皆模糊了,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当年红军与国民党军的较量,红军走了国军把字擦掉,红军回来再写,走后又被擦掉,如此反复几次就是现在的模样了。看着这些字,想着当年红军的艰难生活和不屈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沿着石阶小路继续前行,前面出现了几栋民居,都是青砖瓦房,一律的飞檐构造,大门皆比较精致,而且不象其他地方的房子大多有飘出的屋檐,这里的房子正门这面从地上至屋顶都在一个平面,为了避免单调,更主要的是方便雨天的出入,在大门的顶上建了门檐,由青砖砌成的斗状形,镶嵌在墙上,里面填了土,上面种了些花草,显得格外别致,看来我们古人很懂生活,也很有艺术情趣啊。 不知不觉,从小巷出来到了河边,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岸边的榕树枝叶茂盛,与清澈的河水相互映衬。鹏君隐约记得河边有一尼姑庵,听说正在扩建开发,不知现在怎样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很快来到尼姑庵所在地,却见一堵红砖砌成的墙将庵的位置围住,透过围墙可看见里面堆的乱七八糟的瓦砾,并不见庵的踪影。向附近居民打听后才知,当地政府将原来破败不堪的庵推倒了,准备用钢筋水泥重建且扩大规模。闻知此言,我们叹息不已,原来的尼姑庵悬空架在河边,想想几个眉清目秀与世无争的尼姑在木质结构的庵里清修,清澈的河水从下面流过,这样怎样的景致啊!重建后也许会热闹些,但失去的意境能找回来吗?其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存在吗?不由联想起时下很多风景名胜都进行过度开发,严重毁坏了原貌,文化被破坏,历史被隔断,真是罪过。 卢屋村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忐忑不安,拭目以待。 |
转自:http://wjb001.blog.hexun.com/4118115_d.html1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