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郁孤台 |
[游记]郁孤台 |
2008-05-22 sina.com.cn |
江南第四名楼——郁孤台 2007-08-18 14:32:28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戚广崇江南楼台游记菩萨蛮辛弃疾赣州 江南第四名楼——郁孤台 (戚广崇)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苏、辛的长短句,对辛弃疾的《菩萨蛮》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更是耳熟能详。楼以词显,词以楼传,词使台贵,郁孤台由此名声远扬!然只是久闻其名,不知其景,春末夏初的5月,有幸到赣州,拜访了郁孤台。 郁孤台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章江、贡江汇合成赣江,紧绕郁孤台缓缓北流,据三江合流的制高点,气势如虹,大气磅礴,“一日江天万里开,世间那有更高台”。 郁孤台创建年代史籍未祥,但距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清同治《赣县志》记载:“郁孤台,在文壁山,一名贺兰山,其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唐代时虔州(赣州古称)刺史李勉曾登台北望,将台更名为“望阙”。后几经兴废,仍名郁孤台。古赣州(虔州)历经战乱,纷飞的战火,屡次洗劫着这一兵家必争之地,郁孤台也多次被人祸天灾毁坏,又反复修建。 现存的郁孤台有3层,高17米,画栋雕梁,颇为壮观,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为台题额。我们拾阶而上,在第一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江泽民书写的脍炙人口的辛弃疾《菩萨蛮》一词。 进入二层可以观赏苏东坡、赵卞等人登临郁孤台有感而发的诗词,从中可以窥见昔时赣州文化的繁华。还有1965年6月28日郭沫若登临郁孤台,此时正值章、贡、赣三江洪水大涨之期,泥沙既下,浊浪涛天,于是反辛稼轩之意而填词一阙:郁孤台下三江水,人民血汗非清泪。遍地尽苍松,泱泱绿化风。十年树木汁,前景在眉睫,决战胜天公,江流不再红。描述了赣南人民绿化治荒的景色。 登上三楼,可以看见赣州古城的全貌,极目远眺,北面的章江流至八镜台下,与贡江汇合成江西的母亲河——赣江。景色奇伟,气度非凡,顿感心胸舒畅,倍觉“极目楚天舒”之感……。南面台下为郁孤台公园。郁郁葱葱的林木与五彩缤纷的花卉,交错有致,这片土地在近500年前曾是名闻遐迩的阳明书院,王阳明亲自授徒讲学,学者云集其门,相聚赣南。 郁孤台为赣州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游览郁孤台留下的题咏甚多。有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文天祥、黄庭坚、刘克庄、戴复古、王阳明,、汤显祖、王士祯、朱彝尊等。尤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最为著名,传诵千古。辛弃疾于淳熙二年(1175年)6月为江西提点刑狱,奉命节制诸军,7月到赣州就任江西提刑。 八百多年来,对辛弃疾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人们唱和不绝。毛泽东主席和江泽民总书记均曾手书此词,认为其“语言蕴藉,意味深长”。 百年后的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州期间,登临郁孤台,忧国忧民之情涌上心头,遂吟成《郁孤台》一诗: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02fc901000bdb.html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