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日记(三) 登上狼牙山(上) 10月9日 多云 醒来睁开眼时,窗外黑蒙蒙的。再迷糊一会儿,已然天光大亮,六点十分了。例行的忙乱之后,把摄像机傻瓜机以外的所有杂物塞进背囊,开始吃早餐。为了不至于下山途中肚皮打鼓,尽可能地多吃了一些东西,又在摄像机包里放了两块压缩饼干,水瓶里灌好热水,丢进去一粒红坨茶,便急急走出宾馆冲进薄雾弥漫轻烟缥缈的早晨。 服务员们还在酣梦里,宽阔的车场上空空荡荡。远远的售票亭外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隐约传过扫地的刷刷声。走过去跟昨天下午已经打过招呼的扫地女孩租借了一根山木做的拐杖,若隐若现听到对面坡山有说话的声音,不知谁起得这么早。然后便一直朝上山的路口走过去。 开始登山。七点钟刚过。透过晨雾,环视周围,山色空蒙之间,片片朵朵的白云像新娘的披纱,裹肩绕颈,缥缈轻盈。 第一段山路在宾馆和纪念馆之间,水泥阶梯坡度较大,路边的小摊木质桌登都被露水打湿了。想来游人云集的时候,摊贩的生意是从山脚做到山顶的。走到与纪念馆高度平齐,刚转左准备继续向上时,抬头看见上面阶梯上站着一个小伙子在向下看,脸上带着笑容。这么早遇到人,自然需要问声“你早”的。来到近前,正要聊上几句,笑眯眯的小伙子一伸手,“票呢?”稍一停顿之间脑际中随即闪出了“如此之早也……咳,真所谓‘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哇”,:-)。用十五元钞票换来一张印刷粗糙的门票后,继续上路。想道,如果当年五壮士上山的时候,也有一个收门票的站在这里要钱,他们还会上去吗?假如日本鬼子遇到这个不给钱买票不许进山的年轻人,会“哈伊,哆嗦”把人民币递到他手里吗?hehe……心里戏谑独白之间,到了棚顶盖路的一个门店里面,桌椅柜台在路边排开,登山者必经此处,店家的位置极佳。谢绝了老板娘吃早点的邀请,穿出店堂,便拐进了进山的土石小路。 这一段路平而缓,路边树木并不粗壮高大,坡上杂草丛生,时时有鸟儿惊起穿过,叽叽喳喳的叫声很快消失在山谷中,山和林仿佛还没有从昨夜的睡眠中苏醒过来。微风夹带着凉气轻轻吹在脸上,吹在身上,使得从年幼时便埋在心底里许多年对“空气浴”的模糊疑惑顿时化解清晰起来,这山林的清新静谧能把人从城市带来的污浊空气刺耳噪音形成的疲惫倦怠荡涤得干干净净。你用不着担心粉尘,汽油味和二氧化硫,尽可以大口地呼吸,忘情地感受丝丝凉意中蕴含的湿润与柔和,在舒畅和惬意的包裹中欣然接受大自然赐予你的所有恩惠。你用呼喊回报自然你发自心底的欣喜吧:“哟呵呵,我来了……” “奥……来喽……”。 空谷振荡,悠远流长。回音渐落之间,唽嗦的落叶声和啾啾鸟鸣和谐地飘进来加入协奏,仿佛一首山林晨曲的终了,余音袅袅。 沉迷当儿,坡下“等等,一起走”的喊声唤醒醉人,从仙境回到尘世中来。循声向下望去,丛林中一个蓝布衫身影沿山道走上来。不大会,到了眼前。是一位身板硬朗的老人。互道早安后,边走边聊,转入青石板铺垫的山道拾阶而上。老人姓贾,在半山的石门开了一个小饭店和小卖部,除农家小吃和大路烟酒饮料,还向游人推销他的自制土产韭菜花。 贾老汉详细介绍着他的韭菜花原料:山韭菜花,需要到半山腰的山上去采集;花椒、盐、苹果、梨……需要九种原料才能配制成,你们北京人吃涮羊肉离不开,前几天十一假期来的一个北京游客一次买了二十瓶走呢。没想到看起来不起眼的咸菜做起来如此繁杂,难怪六必居的酱菜经久不衰;其实不过是老百姓家常菜的集成而已,只要生产形成了规模,形成了规范,摆上了柜台,就是名牌。创造人是百姓,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当你从源头考察渊源的时候常会醒悟,原来如此,一切创造源于生活……边走边聊边想象感慨,凉风中微微汗出。伸手推推墨镜,才发觉头上的帽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只好暂别老汉,顺原路回去寻找,老汉说,别急,慢慢找,这会儿还没人,回头上来到我的店里歇歇,买瓶韭菜花。乡情浓浓,推销第一。:-) 下坡的路自不费力,石板小径清清爽爽,任是什么也瞒不住的。帽子在青石板上静静躺着,帽檐浸在一汪昨晚小雨的积水旁,好歹没妨碍再戴到头上。往返自在轻松,比前几年踏雪黄山的山道中寻找丢失的一只草鞋来得省力得多,没有脚下叽咕做响的积雪,听不见噼噼啪啪竹枝倒地破裂的清脆声响,感受不到枝头化雪滴落到脖子里的冰凉爽快,不必跨越或钻过倒伏路面的丛丛茂密竹叶,也缺少雪后初晴扎眼的明亮眩目和溪涧叮咚流水伴唱,但都是空山不见人,都有凉气习习的舒心,沁入肺腑的滋润。从徐霞客以后,“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似乎已经成了定式套语,但那是一种惊喜中的挑剔,是遍游后的简约,也是留给后人的提示。如果游人象吃田螺那样只知道了挑剔,像欣赏比基尼装点的线条那样仅欣赏了裸美,天下美食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岂不就抽空了美的积淀和创造?黄山集巍峨灵巧秀美峻美于一体,以雍容典雅的身恣倾倒天下,却并不妨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如美人沉鱼落燕高不可攀,许不如小家碧玉能有闭月羞花之美且过得实在,更或许难得乡野村姑倾城倾国的娇媚转瞬间一步登天的精彩。美是一种发现,也是感受,然后才是其它。眼前山林不饰雕琢,质朴简单,峰谷耳闻目睹的传说和战火硝烟携带着沉重和苍凉,其道骨仙风及世间沧桑也不是如黄山的华贵韵致和泰山的嵯峨雄伟能够表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