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野三坡游记四 |
[游记]野三坡游记四 |
2007-07-16 sohu.com |
看原贴,回复请点击 二00四年一月,野三坡被国土资源部审核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在依法划定的范围内,以其重要的地质科学意义、优美秀丽、珍奇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强调需要加以保护的自然公园,分市县、省、国家三级,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断隆带和燕山台褶带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雄踞太行山深断裂东支——紫荆关深断裂带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北端之上,是华北板块内部最脆弱和构造运动表现最强烈的地方,发生过多次断裂,褶皱和多次岩浆侵入——火山岩喷发,是李四光先生创名“新华夏构造运动体系”的关键部位,是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表现最剧烈、最深刻的地方,是我国地质学家称为“地台活化”的典范地区之一,主要包括了三大块内容:即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景区,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景区,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百里峡属于构造冲蚀嶂谷地貌,什么叫嶂谷?我们可以看一下眼前的山峰,峡谷两侧为冲天绝壁,直上直下,谷壁与谷底近乎垂直,如刀削斧劈一般,谷底有少量沉积物,这样的峡谷在地质上称“嶂谷”,如此宏大的嶂谷又是怎样形成? 形成嶂谷必须有物质基础,那就是10亿年前形成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此岩石产状近水平,厚度达千米,岩性坚脆,然后受到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相互挤压,发育十分宏大的垂直的,切穿岩层的“X”型裂隙(节理)和近东西、近南北方向的张性裂隙(节理),最后在距24万年——1万年以来受寒冻风化、塌落,洪水冲蚀,使节理缝隙越来越宽,最终形成了总方向近南北的“Z”型弯曲曲折的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是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这是一线天,两座悬崖峭壁中间只能两人擦肩而过 山谷里处处有这种为游人介绍地质地貌的说明,做成书的样子,美观实用 正行进间,地上有石子铺的字: 回首观音 终于走出了那条山谷,以为到此为止了.听别的导游说,还可以再上,有栈道,共2800级,上去1400级,下去1400级.我家老幼已是残兵败将,无力攀爬.就去坐缆车.从缆车望下去,走栈道的人密密麻麻,着实不少,甚至有白发老人,不由暗自惭愧 不过从缆车上望下去,景色尽收眼底,好一派雄浑景象 看这个,从高处望下去,四周的山峰包围起来,象一朵莲花盛开~ |
转自:http://club.gd.news.sohu.com/read_elite.php?b=zhuhai&a=30323062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