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东陵游记之王朝落日 |
[游记]清东陵游记之王朝落日 |
2008-06-27 sina.com.cn |
清东陵游记 之 王朝落日——定陵 2007-01-31 01:09:19 大中小 初到定陵,尤为惊讶,因为这里实在是太荒芜了。不仅宫殿破落,甚至游人也十分的稀稀拉拉。我去的时候,正值中午,除了守侯在隆恩门验票的工作人员外,来定陵参观的也就是我们这一行三人了。 定陵在整个清东陵陵区的最西边,就象是一个偏隅一方的诸侯,这是爱新觉罗. 奕詝,也就是咸丰皇帝的陵墓。这座陵建的十分规范,在整个清朝皇帝陵寝中,我称它为教科书般的帝陵。从外围建筑神道、石像生,一直到陵寝内的隆恩门、隆恩殿以及月牙门、宝顶等等,建的都非常符合清代皇帝陵的规制,一点逾制的现象都没有。因此,这座帝陵在研究清朝皇帝丧葬制度的问题上,提供了一个还算有价值的实体。 现在的定陵,已经十分的班驳不堪,从破旧的程度看甚至都可以与比它早建一百多年的昭西陵相媲美了。可见,所建这座帝陵的材料应该是不怎么样的。不过,我到觉得这是个报应,他曾经的决策失误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惨剧,因此他在百年之后住着冷宫般的陵墓那也实属是活该。 在百年后的今天,还这么的诅咒一个死去的皇帝,我又有些心存怜悯了。看着那些掉了色的宫墙,裂了缝的石碑以及长满了杂草的宝顶(就是咸丰的坟头),我恍惚的看到了一个鼎盛王朝远去的背影。昔日的八旗铁骑,是何等的英勇!辉煌的康乾盛世,又是何等的昌盛!就这么故去了,随着滚滚长江故去了。在这位咸丰皇帝当政的时候,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铁骑拿着冷兵器对抗八国联军的惨烈,又仿佛回到了我的眼前。咸丰啊咸丰,我可怜你,你成为一个王朝的落日,你断送了列祖列宗的江山。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反复翻看了《清史稿.文宗本纪》,以及《清十二帝疑案.咸丰》等书籍,可现在下笔时,还是不曾有些许的灵感。如果是光绪皇帝,虽然也是没落,但我感叹他戊戌变法的作为,感叹他与珍妃忠贞不渝的爱情。可对于这个咸丰,在心底,我实在迸发不出什么感叹。如果客观的给这个皇帝做个评价,我只能说他是道光的逆子,大清的败类。 咸丰二十岁继皇帝位,咸丰十一年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共在位十一年,活了三十一岁。从他当上皇帝的第一年开始,洪秀全就在广西金田起义,随后就开始席卷全国的天平天国运动,直到咸丰死的时候,清政府都还没有平定天平天国。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还有西北的回部叛乱,北方地区的捻军造反,甚至还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当然老天似乎也不眷顾这位倒霉的皇帝,黄河决口,北方大旱,最后导致了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看这些史实,命运似乎是让这位皇帝倒霉到家了。这个时候的清王朝真是天灾人祸同时发,内忧外患一起来啊! 似乎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咸丰皇帝的命运不好,怎么就偏在这个时候当了中国的皇帝了呢?可命运不是我们能选择的,这个道理连平头百姓都懂,难道这个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就不懂吗?内忧外患,国之将亡的时候,我们的这位咸丰在做什么呢?咸丰面对国库空虚,军伍废弛,吏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众起义此起彼落,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这样的一副烂摊子.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他即位的第二年,就下令挑选秀女入宫。他尤其宠爱其中一个名叶赫那拉·玉兰的姑娘(就是日后的慈禧)。以后,他又几次从满、蒙两族的官宦人家挑选秀女,并破除祖宗规制,选汉族秀女入宫。其中最受宠爱的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四人,时人称之为“四春娘娘”,居于圆明园。 好一位风流天子啊!留意于花香蝶舞之间,委身于声色犬马之中。就在国家即将灭亡,普天百姓生灵涂炭的时候,就在祖宗江山命悬一脉的时候,我们这位天子却沉迷于酒色,纵欲而自戕。如果说,咸丰生不逢时,尚且令人哀其不幸,那他在国家危难之时,还沉湎于声色犬马,那就只能让后人怒其不争了。 在这个时候,南方有一个叫做曾国藩的侍郎,却率领着湖湘子弟为大清江山守卫着王土。在北方,有一个叫做僧格林沁的亲王率领着蒙古铁骑在北京城外与八国联军英勇的作战。忠君的臣子能感动糊涂的皇帝吗?非也。在当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那一刻,咸丰皇帝不顾臣民的生死,带着妻儿老小仓皇逃往承德,寒透了普天臣子的心,皇帝有此举,大清王朝气数将尽矣!他甚至不如后来光绪皇帝,光绪本性虽懦弱,但当英美联军侵入北京时,却曾表示坚决不走,誓于国都国民共存亡。懦弱的光绪皇帝在国难之时尚且有此血性,由此可窥咸丰混蛋到何等境界。 咸丰十年,皇都被外国人占了,圆明园被外国人烧了,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遭受的第一次奇耻大辱。圆明园的价值我不想细说,现在的中国人每当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外国博物馆中看到我们中国的文物时,那眼睛必然是湿润的。那些本该在我们国的民族瑰宝,却躺在了异国他乡,这永远是我们的耻辱。而这个耻辱是谁给我们刻下的,正是这位咸丰。 咸丰十一年,咸丰死在了承德。临死前他又做了一件错事。这件事情则为清朝彻底的灭亡做了扎实的铺垫。 咸丰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死的时候,同治尚在冲龄,因此不能亲政。既然不能亲政,那就需要选辅政大臣,当时咸丰选了八位,分别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这八个人在朝政中就形成了一股势力,我们叫他顾命朝臣势力。因为这八个人在大臣中都是中流砥柱般的人物。头脑简单的咸丰觉得有了这八个人辅佐他的儿子,应该是万无一失的,于是就闭了眼,死掉了。可是,他却忽略了在当时朝政中的另外两种势力,一是以恭亲王为主的亲王势力,还有以慈禧为主的后宫势力。这后两种势力单拿出一个是肯定对付不了顾命朝臣势力的。但是这后两种势力一旦结合,那八个大臣力量就显然抵不过了。慈禧显然是看明白了这一点,于是就与恭亲王合作,演绎了那场著名的“辛酉政变”,从此开始了自己对清王朝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4e24b0100076n.html4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