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双版纳游记 植物园和橄榄坝篇 |
[游记]西双版纳游记 植物园和橄榄坝篇 |
2008-01-17 sina.com.cn |
第三天吃完早餐后,大家准时登上了大巴,目的地是西双版热带植物园,当地人称为勐仑植物园,它位于罗梭江与勐仑地区交汇处的“葫芦岛”上,园林占地面积900公顷(13500亩),保留了大片原始森林,各种植物分类集中养畜,组成错落有致的13个植物专题园:热带果树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榕树园、树木园、名树名花园。我们来到了碧潭映日的水生植物区内,睡莲、王莲争妍比美;穿过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棕榈林中,有120多种棕榈科植物婀娜多姿;珍稀濒危植物林区,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可见到板根大王四数木、林中巨人望天树、巨叶植物海芋、能够灼人的火麻以及老茎生花、树缠树等奇观。热带果木林中,有酸甜可口的当地名柚曼赛龙和勐仑早,林木中还有稀奇的神秘果、跳舞草和猪油瓜…………因此,这所植物园荟萃了西双版纳众多的热带植物品种,是“绿色明珠”的巧妙缩影。 从植物园出来,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橄榄坝。司机带着我们在沿途找了个农家乐吃午饭,在这里除了我们这个大家族外,还有两个老外和他们的地接导游,老板没有预料到会来那么多客人,米饭都没有准备充足,大家把米饭的篜笼都吃得见底了,催着老板快点煮饭。吃完饭抵达橄榄坝已经快下午3点了,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的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听导游介绍下午还有一场泼水节,我们兵分两路坐上电瓶车朝大型露天剧场泼水广场赶去,在这里每天都要举行泼水表演,在音乐喷泉的伴奏下,出现了狂热的泼水场面:100人组成的专业泼水队伍开始了泼水狂欢,有的游客换了当地的民俗服装参与其中,有的游客则站在广场旁,以此为背景留影纪念。正当大家看得高兴时,天降大雨,没等游客反应过来,大家的身上都沾到了水滴,表弟打趣说:“这是老天让每个人都要过泼水节啊!”雨小些后,电瓶车载着我们驶向了曼松满古佛寺,我们参观了有1400多年的历史,也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曼松满古佛寺。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景区内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自然、纯朴、宁静的橄榄坝素有“孔雀羽翎”、“绿孔誉尾巴”的雅称,人们把橄榄坝比作开屏孔雀的尾巴——绚丽多彩,而橄榄坝上布满了美丽富饶的傣族寨子,就象装点在孔雀尾巴上闪亮的花斑。橄榄坝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我们经过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寨子四周到处是铁刀木树,又叫挨刀树,这种树砍了又发,越砍越发。傣族很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他们在寨子周围种上这种铁刀木树作为烧柴以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 最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位傣家竹楼前,参观傣家民居、庭院风光,体验傣家生活习俗,感受傣家人的生活乐趣。两个傣家妇女接待了我们,当大家围成一个圈坐下后,她们热情地为我们每人倒上了一杯糯米香茶,接着拿出一些银饰进行推销,当我拿起一支银筷用手掰了一下,问道:“这是多少的银?”两个傣家妇女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用大家都听不懂的傣语交谈了了一会,然后用汉语告诉我:“纯银”,我笑了笑,把银筷还给了她,看着有亲戚购买了银饰,老公问我:“要不要也买点?”我笑着告诉他:“不用了。”其实,我知道这些银饰含银的成份很低,因为刚才的那支银筷硬度很高,而含银量高的物品是比较柔软的。出了傣家竹楼不由地感慨:如今的傣家人转换角色为商品经济的弄潮人了。 晚餐安排在郊外的一家傣家餐厅,虽然面积不大,但是餐厅里几乎座无虚席,我们提前预定的三桌,看着满桌傣家风味,我们食欲大增,菠萝饭用菠萝裹以当地优质的紫糯米精制而成,色微黄,甜而不腻,口感极好,傣味拼盘,香草烤鱼、炸牛皮、火烧干巴、鬼鸡、凉拌次五加…………好吃的菜太多了,于至到最后没有对某道菜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总体感觉就是太地道太好吃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6c030010084pn.html3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