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行日记之三:植物园的多彩,橄榄坝的欢乐

[游记]西行日记之三:植物园的多彩,橄榄坝的欢乐

2008-06-10    cctv.com

三、植物园的多彩,橄榄坝的情趣
2006年7月1日 晴 间有小雨
今天主要参观两个景点:一是热带植物园;二是橄榄坝。
苍天赋予了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得西双版纳成为祖国西南边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而云南的地理特征与我国基本的地理特征西高东低有着鲜明的不同,而是北高南低,三条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由北向南并行南流,润育着云南广袤的原野,即是著名的“三江并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资源的丰富同时也养育了长期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形成了一支有别于其它傣族的“水傣”,而“泼水节”是其鲜明特征的体现。当地的傣族普遍信奉藏传小乘佛教,几乎每一个村寨就有一个寺庙,既是做佛事活动的地方,同时也是村寨里聚会活动的地方。时常可以看见一些披着袈裟的小孩进出寺庙,在寺庙里学习文化同时也学习一些佛事活动的规章和基本要求。
早上,和煦的晨风带来丝丝凉意。刚从景洪出发不一会,就遇到堵车,看见前面一溜长龙心里就凉了半截,无奈下车透透凉气。公路两边仍能看见一排排的橡胶树,据说还是当年知识青年种下的。正好乘这个时机,可以仔细地看看橡胶树是怎样产出胶油的。看见一圈圈雪白的胶油,仿佛看见当年知识青年战斗在西双版纳的情景。知青文学中描绘的那些战天斗地、风花雪月的场面浮现在眼前,一滴滴雪白的胶油,述说着当年知识青年的辛酸和血泪。我伫立良久,仰望着成片的橡胶树,风儿轻轻地掠过眼帘,心中荡起末名的滋味……,说不清道不明。
还好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我们又上路了。沿着罗梭江进发,眼前的江水和两岸植被的破坏使我感到特别意外和震惊。在我的想象中罗梭江水应该是清澈碧绿的,然而眼前流淌的却是浑黄污浊的江水,比长江水还要浑浊。而且,两岸的树木已经被砍伐,黄色泥土夹杂着污泥和垃圾,淌露在两岸,与山上葱绿的山野形成极不和谐的色调。据一路观察,主要是过度开发,大量修建高速公路,修建景点、设施、盖房等,严重破坏了植被和生态。岌岌可危!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为西双版纳呐喊!!!
在西双版纳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被澜沧江的支流罗梭江所环绕,形如葫芦,故称“葫芦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在这个岛上,占地900公顷,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于1959年所创建,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的直属科研机构。漫步在园内,置身在植物王国,千姿百态的植物林林总总,让你目不暇接。跃入眼帘的是青草茵茵,花园锦簇,奇花异草,古树参天,可谓争相斗艳。甚而有很多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真是开眼界啊!特别惊奇的是植物界也遵循互相残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有一种“绞杀树”,它的生命力和根藤的发展能力奇强,凡被其所缠绕,必然慢慢地枯死,而绞杀树不断发达,变成独立的大树。睡莲,我也是第一次看见,直径大的有1米多,就像一个绿色的圆盘,飘浮在水中,在阳光、绿树掩映下,点缀在水中,不知能否承载多少重量?还有许多千姿百态的热带雨林奇观在园内随处可见。每一种植物的生存和演化都是自然进化的过程,是珍贵的自然遗产。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确太飘亮了,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景叹为观止,留连往返。它是镶嵌在瑰丽的植物王国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橄榄坝,傣语中叫“勐罕”,傣家竹楼和寺庙掩映在椰林和绿树丛中,充满着浓郁的傣族风情和热带风光,在这里可领略到傣族的风情。看见眼前的傣家竹楼,12年前到橄榄坝的情形浮现在眼前。在州民委主任刀国雄(依稀记得是这个名字)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橄榄坝,挑选傣族姑娘到重庆组建傣族酒楼。我们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到达橄榄坝的,就住在傣家竹楼上,是哪一户人家?具体什么位置?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的情形是,晚上没有电灯,我们二男三女睡在楼上的大厅里,统铺五人挤在一起,当时我还感到十分尴尬,也不解为什么安排在大厅睡统铺?现在看来,这也是傣族的风俗啊,入乡随俗吧。白天才真正看到了橄榄坝的风貌和傣家竹楼的风采,那是一片自然的、纯朴的、宁静的傣寨风光啊。斗转星移,一晃10多年过去了,眼前的橄榄坝和傣家竹楼渐渐地褪去了原有的本色,少了许多自然纯朴,多了些许不伦不类的商业气味。尤其是傣家竹楼,本是全木结构穿斗式的竹楼,现在的几根主要柱子都是用水泥灌注,房盖也不用平板青瓦铺盖,而是用石棉瓦或瓦楞铝板,而家中的望板和隔板好多都是用塑料扣板。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心境,不知如何是好?自然的才是美丽的,原始的才是纯朴的。
我们来到橄榄坝,在一位傣族姑娘(已结婚,不知能否叫老蜜桃?)引导下进入一傣族竹楼中,原来这就是她的家。按照傣族习俗,脱掉鞋子,步入房内。在厅正中央,用红色绸布盖着一堆东西,几根塑料小凳安排客人坐下,听她讲傣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最后才进入主题,掀开绸布,“庐山”真面目才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原来是一些是金银饰品,极尽所能向客人推销。原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呵!为证实自己所卖的饰品是正宗货,用一把傣家砍刀砍断一个金手镯,示给客人看。金银珠宝店都没有这一狠招啊!当然也不乏慷慨解囊的游客。哇塞!连金银饰品都推销到傣家中来了,足见其傣家人的开放思路之广,经营绝巧之独到。
我们出来的时候,看见路口三三两两站着接待游客的傣家男女。同时也看见有两辆客车到来,没有看见傣家男女拥挤上来接客的现象,而是很有规矩有秩序的挨着来接待,引导到各自的家中,几乎都要出现以上同样的一幕。
在橄榄坝为招揽游客,专门开辟了一个“西双版纳傣族风情园”,里面有傣家艺人用竹叶雕刻贝叶经,有傣家妇女用传统的方式编织的工艺品的情况,有傣家妇女纺纱织线的生产过程等,也有一些傣族歌舞表演。当游客较多时,专门为游客设置的“泼水节”在下午4:30分开始了。其实“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而今在西双版纳天天都是“泼水节”,这是为吸引游客而进行的商业活动,已失去了傣家的传统民族风味。傣族“泼水节”内容丰富多彩,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有划龙舟、跳象脚舞、孔雀舞、丢包求偶等。届时先到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我没有运气未能赶上傣族的“泼水节”,但仍参加了当天的“泼水节”活动。租上一套傣族服装,端上脸盆,“看得起谁就泼谁”,只见相互泼水,水花四溅,不亦乐乎,到处欢声笑语。也算体验了一次傣族“泼水节”吧!

转自:http://tv.bbs.cctv.com/viewthread.php?tid=5261493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