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橄榄坝橄榄坝游记 |
[游记]橄榄坝橄榄坝游记 |
2008-06-13 touraim.com |
橄榄坝——美丽的孔雀尾巴 来源:http://www.tripren.com/shengnei/banna/ganlanba.htm 橄榄坝,西双版纳这只孔雀上七彩绚丽的“尾巴”,令中外游客痴迷沉醉,留连忘返。横空出世于橄榄坝的西双版纳傣族园,这个集热带风光和傣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经过傣族园人辛勤建设和精心装扮,已呈现楚楚靓丽的雏形。一批批纷至沓来的中外宾客,情不自禁地驻足这里,忘情地赏阅着热带风光的旖旎神奇,品味着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 迎面扑来的热带风情 远古的“勐巴拉纳西”(意为美丽、神奇、富饶之地),是一代代傣家人梦魂索绕的美好国度。一卷又一卷的贝叶经书上,都刻写下傣家人追寻“勐巴拉西”的美好梦想和艰辛历程。由长江流域南迁的傣民族,历经了许多坎坷悲壮的磨难后,寻找到了土肥水美的南方热带河谷坝子。其中一支族人顺澜沧江南迁至中游广大河谷地方定居下来,这就是西双版纳。玲珑秀丽、孔雀出没的橄榄坝,就被誉为“孔雀尾巴”。古人樊绰曾在《云南志》中这样写道:“象大如水牛,孔雀巢人家树下,俗养孔雀赏其美,养象以耕田。”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南国风情画卷。 橄榄坝是西双版纳奇异热带风光的典型区和多姿多彩民族风情的富集区,有着浓郁、丰厚的傣族传统文化积淀。人们都说:“不到橄榄坝,不算到西双版纳。” 走进橄榄坝,只见黛林翠竹掩映的一个个傣族村寨,镶嵌在绿色田野中,周围蛙鼓蝉鸣;挺拔秀丽的椰子树,绿叶硕大的香蕉丛,枝繁叶茂的泡果树,衬托出傣家竹楼的玲珑别致;间或出现于傣族村寨的佛寺、佛塔、香火及小和尚的诵经声,增添了几许幽静和神秘;身着筒裙的傣家女人或卖水果、手工艺品,或在田间劳作,或三三两两进河沐浴……竹楼、佛寺佛塔、热带花木、傣家人融为一体,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热带风情画卷。 位于橄榄坝腹地的曼听、曼春满、曼嘎、曼将、曼乍5个傣族村寨,风光秀丽旖旎、纯朴自然,且有着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每个村寨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曼春满、曼听佛寺及佛塔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曼春满佛寺中的著名壁画《召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生动逼真地展示了傣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及对佛的形象化理解和敬仰。这里,塔包树、公主井、孔雀坟寨心、母子岛……一个个优美的传说和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登高远眺,5个傣家村寨绿荫掩映,纯朴美丽。右侧,澜沧江水平和舒缓,呈半椭圆形状环绕。左侧,龙得湖水明亮清澈,多情依偎,宛若绿色地毯中镶嵌的一块明镜,闪闪夺目。“蝴蝶,大自然中会飞的花朵,春花秋林间最美的舞姬,它们轻灵飘舞……象一片片飞扬的花蕊,舞姿美丽潇洒,观之赏心悦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著名散文家冯牧的名篇——《澜沧江边蝴蝶会》,描写的就是沧江江畔橄榄坝为中心区域的广大地区蝴蝶翻飞相聚、绚丽迷人的情景。一大批厚重永恒的文艺佳作,使许多人认识和走进了橄榄坝,领略傣乡浓郁的热带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开屏亮羽令人痴迷 坐落橄榄坝的西双版纳傣族园,就是以当地浓郁的热带风光和大规模传统风格鲜明的傣族村寨群落作为主体背景。整个景区与当地风景、风情融为一体。我们离开橄榄坝,很难体验傣族园的厚重美感和浓郁风情。“傣族园是橄榄坝这束孔雀尾巴上最靓丽、最迷人的羽翎。”许多走进傣族园的游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江湖环绕、绿荫掩映的傣族园,新落成的大门金碧辉煌,集傣家杆栏式建筑风格与南传上座部佛寺建筑风格为一体,并注入了许多现代建筑风格和审美情趣,远远望去,宛若神来之笔;装饰一新的傣家竹楼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花草、绿树中,这就是傣族园市场。所陈列的根雕、果脯、蝴蝶标本等各类旅游产品对游客有较强吸引力;勐巴拉西歌舞表演剧场是傣族园第一期工程的主体建筑,红顶白墙,红瓦中一柱金塔直耸云霄,流光溢彩,格外壮观。剧场内开阔宽敞,可同时容纳 1600名游客观赏歌舞。 然而,傣族园最具诱惑力之处是游客真真切切的参与和体验。否则,你便不能把最美的东西带走,还将留下许多遗憾。 走进傣家新寨赶摆场,扭动腰身,伴随象脚敲击的节奏,加入傣家集体舞的行列,会感觉自己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傣家人。看斗鸡表演会感到激烈的心跳。观丢包表演所演绎出的回味悠长的爱情故事,如同嚼着老咪涛(傣语:意为老大妈)卖给的绿橄榄一般。那飞入云霄的一枚枚高升,带给人们美好向往和憧憬。
|
转自:http://www.touraim.com/sight/getDiaryContent.htm?diaryId=2243&sightId=1845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