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避暑山庄行 |
[游记]避暑山庄行 |
2008-06-27 sina.com.cn |
皇上写错字也出名 有机会去的话,您也找找这5块钱在哪? 远望小布达拉宫 照像的好地方 看行走(游记)散文看多了,就特别羡慕那些作者们可以背一个包包,随便找个目的地就走下去了,看哪儿好哪停,想呆几天就呆几天。看风景,查民情,溯历史,感今朝,然后一篇漂亮的文章就跃然纸上了。看罢这样的文章,必然是心神往之,扼腕太息,我为什么不能那般自如呢? 也曾去过一些地方,早时是脑子不复印什么,看过就看过了。尤其是历史人文景观,导游讲上一段凭空而来的典故传说(不是说人家讲得不好),可能是自己历史知识的匮乏,总觉得自己像个呆瓜,忙不迭地去寻上一两本典故的书来看。可翻开一看动辄上下几百年,历史风云,文人骚客的影子恍若梦中。这次去承德也不例外,翻开《承德名胜大观》一书,发现导游所讲的,我们走过的景点其实1/100也未到。他讲的差不多都忘了,只记着是几进的院落,基本上都不让进,只能隔着玻璃往里看看,像也照不好。还是写上几句吧—— 1、“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从康邪熙42年(1703年)开始兴建,到乾隆57年(1792年)竣工,历时89年,经过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占地8460亩,宫墙长20华里,面积相当于2个颐和园,8个北海。 2、清朝皇帝每年要有半年时间,在避暑山庄消夏,处理政务,跟西北、西南、东北各少数民族搞双边关系,稳定边疆。 3、1980年咸丰在那儿批准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慈禧在那里发运了“北京政变”,实现了女皇梦。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自然景观,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所以对坐景区的旅游车游览园区占3/2的山区景观时就充满期待。 小车有蓬没车窗,每车16人。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车刚启动他就给大家讲开了,他说咱们走的这条路不是老道,老道是皇上走的叫御道。有同行者说,我说十几年前来时,没这条路呢?他说,那就对了,那会儿还没修这条路呢,皇上都不如咱们。 司机说话慢条斯里,他说这山里树有一百多个品种,你看这现大松树人家都见过皇上。带绿牌的200岁以上,带红牌的都300岁以上,人家户口都在北京,人户分离。同事们大笑附和,那些没牌的呢?没牌的是流动人口,是散居!满车人哈哈大笑,气氛非常活跃。路过一个“清枫绿屿”的景点时,他考大家你们看边上的树叶有几瓣?五个。对,这就是枫树,到秋天时也会变红,好看,跟你北京香山的红叶一样。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3113d01000979.html3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