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静静天桂山

[游记]静静天桂山

2008-05-22    sohu.com

一早从桃源宾馆出发,十几分钟车程便到达了天桂山主景区——天桂脚下。在停车场的南面,修有几百级的台阶,上面用花组成“寿比南山”四个大字,一座颇有气势的牌楼昂首矗立在台阶的顶端。连接我们和那石阶牌楼的是一座长桥,桥上的红灯笼显示着主人的热情和周到。桥下一洼水,水中有亭,用手机拍一幅照片,用照片记录我们的游程。从手机屏幕上看,这张天桂湖的小景真宛似江南园林一角。
从那“寿比南山”相反的方向拾级而上。迎面一座大理石牌楼,这牌楼不似刚才那个大,而且只在门楣上刻有“天桂山”三个大字,可是看来却别有一番古朴之味。据导游介绍这是最早的山门,原来不在此路上,是修好石阶后移至此处的。所刻“天桂山”三字由当地名士所提,笔画间无华丽之处,雕刻中无夺天之工,却恰恰突出了一个拙一个静,观之心下凉爽至极。
天桂山又称北武当,因为山腰处有中国最大的政教合一的道院——青龙观。据当地史料记载,明朝崇祯皇帝派人寻觅安静安全之所以修道、避难之用。所遣太监最终选中天桂山,这里山青水秀,且幽静无喧哗,离京城又近(以现在的交通能力,几小时便可从北京到达天桂山)。于是定址造屋,数年完工,栽下两颗银杏树,便回京复命,却不想此时,崇祯帝已在煤山作古了。这道院行宫崇祯一眼也没能见到,到是清朝的皇帝在观里立了几块石碑,可惜碑石是豆瓣石,石质本身便纹理杂乱,而且颜色不一,碑文不易观看,拍摄的效果也不甚好。约略记录如下:一碑为“皇坛香火碑”,是天桂山工程碑记,为青龙观第一代住持道长林清德所立。
500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山,观还是那观,银杏树却少了一棵,只留下一株雌树孤独地演证着道观的历史。历史就是这样,真正为后人所见不过冰山之一角,所谓物是人非者,是也。尽管如此,傍山而建的道观,袅袅青烟,潺潺道乐,让人又心静三分。真应了道观门楣的对联——“初登即了宦皇事,再拜方明佛道心”。
登山观景,只登山不观景,这登山之趣四去其三了,尤其是在天桂山。我们登山日正值重阳节,深秋天桂的美丽不是笔墨可以形容的,但我仍旧忍不住要描绘一番:
这棵树叫乌叶子,因其果实像风铃,而被当地人称做铃铛树;这株是黄栌,叶红,呈椭圆状;橡子树,这树的果实叫橡子,是灾荒年老百姓的救命果,学名栎树;黄连子,叶子到秋天就变黄……各式各样的藤缠绕着各种各色的树,成为一幅幅特别的小品画。
植株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高大的树木而是一种小柏树。这树形小貌不美,长在岩石直立处,根扎在石缝中,枝叶攀岩而上,叶稀,枝茂,而且枝似根,根似枝,皆弯曲有度。在见不到一丝土的岩壁上,真不晓得它是靠什么生存,天上的雨水怎能够,山腹清泉人难知。当地人称之为“岩头柏”,贴切而生动,无奇却一语中的。本来松柏精神就一直为我华厦子孙所推崇,而这小小的“岩头柏”更是将这种精神演绎到了极端,让人望而生敬,过而犹存。
据导游介绍说,山上的植物有近二百种之多,而我所能讲的就是叶的斑斓、树的茂密。置身于山间,耳畔鸟鸣,满目缤纷,游伴皆文人雅士,这鸣叫,这缤纷,这雅士之语衬得山更加静了,一时间大有“人生至此,夫复何求”的慨叹。
快到天梯时,壁上刻着一首游客诗:“一登天桂觉心闲,红满鲜花绿满山。晓树飘香浓淡里,寒烟疑翠有无间。高楼悬壁已离地,曲径通幽欲搂天。游至此峰君莫返,更有奇景在山巅。”这首诗的好坏且不去论,书法的高低也不去评,单其“更有奇景在山巅”一句便令略疲惫的我精神一抖:上!到山巅观奇景去!
天桂好山不负游人。108级天梯中间一丛石头,初看似石林罗布,细看却似群象奔腾,取名“象阵”。给登顶之途又添风采。及至到得天街,街口一株全红的黄栌夺去了所有登顶游客的第一眼。太美了,如诗如画,定是神来之笔,绝非人工可比拟。过天街拾级而上,便是天桂山之巅的三清殿了。那殿采用我们民族的色调,大红大绿大靛,远观美不胜收,近瞧艳丽夺天。登上三清殿二层,远眺周围群山次第开绽,云雾缭绕,山风温柔轻拂面颊,深吸一口气,竟一时不知身在何处了,套一句俗话:如临仙境一般。
出得皇顶,随一位当地的小伙子从背后下山。途中,他说有一处奇景,只是有些险,问我们想不想看。想!当然想!于是披荆推枝顺着一羊肠小道拐出主道几十米。噢,豁然开朗处,果然有神奇:只见几个石柱大小不一,但是都是直上直下,且深不见底,石柱间的缝隙不过一米左右。平时一步跨过绝无犹豫的,这会儿却有些忐忑了。屏住气,眼平视(不敢下看),心坠坠地跨过几个石柱后,来到一处凸显的大石上,此处观景竟比山顶还佳,再加上险,对胆子大的人来讲,是绝好的去处,胆小的人么,就不必来此试胆了,因为那柱与柱之间的隙虽窄,却真的不见底,倘若一脚踩空……“我到过!”这三个字说出口时有多么骄傲,只有去过的人才能领会。
如果你真的胆小也不必遗憾,再往下走,过刀劈峡上望海峰,一样可以体会无限风光。我因为前一处险景观过,再无心上望海峰。只听说站在望海峰顶望:前山对峙若屏,后山田绕如带。登得此峰亦不枉天桂之行。
这一日下来,也不知出了几身透汗,回房沐浴,到休息时通体清爽,锻炼之后的快感犹然而生,闻得明日还要登顶,大家都纷纷早睡,以养精蓄锐。我却久久不能入眠,兀自独享天桂之夜的静。

转自:http://ddzmj.blog.sohu.com/14686252.html4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