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刘莉的品味嶂石岩日记

[游记]刘莉的品味嶂石岩日记

2007-08-04    auyou.com

先被十公里长的大红石墙镇住

从赞皇县出发的长途汽车在冀西低山山谷中盘旋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了嶂石岩景区。一下车我就看到了山上那堵巨大的红墙。这大红墙足有10公里长、五七百米高,直上直下,刀劈斧削,高耸天边,在午后太阳的照耀下泛出一派红光。更奇妙的是那巨墙上拦腰抹上了三道浓浓的绿色植被带,使之在伟岸中又增添了几分妩媚和亲切,这就是嶂石岩。我完全被它镇住了,满心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敬畏和赞美。平心而论,太行山的断层石壁并不罕见,不过这儿的特别巨大、独具特色。

随手拾起脚下一块石头,是有着层层浓淡相间纹理的红色石英砂岩。看来这就是构筑那巨形石墙的“砖头”了。这块不起眼的石头已向我传递出了一连串的地质信息:石英为火成岩,是火山喷发后的产物,可见这儿远古时曾有过强烈的火山活动。石英本身无色透明,这红色自然是赤铁矿给染上的,说明这儿曾广泛分布着赤铁矿。最近美国科学家根据“机遇”号火星车发现的赤铁矿判断火星上曾有水,因为赤铁矿是铁被水氧化的产物。这进一步证明嶂石岩地带水曾极其丰沛。摸摸石块,组成它的石英颗粒光滑细小,说明它曾长期遭风化和水流侵蚀搬运,重新堆积起来,在强大压力下再次成为岩石。层层纹理表明它是沉积岩,而每层浓淡相间标志着各自沉积时有机物含量的不同,色深的有机物多。这些又都说明了嶂石岩地区曾是古海。而巨墙的耸立天外只能用强烈的造山运动来解释了……初次见面,嶂石岩就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

认识了嶂石岩“一家子”

到一户干净便宜的农家旅店住下,花了几天功夫爬遍嶂石岩的上下左右,观摩打量,才发现它不仅仅是那堵大红墙,还包含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主要是嶂石岩“一家四代”。先说大红墙,别看它人高马大,其实是幼年时期的嶂石岩。此处既为太行山脉中段东麓,其诞生也应与太行山甚至华北地区的大构造一致。想必它在20多亿年内,随整个板块在历届造山运动中上升为陆又下沉为海的折腾了好几遍,被风化成砂子的火山岩填平了沟沟坎坎沉积到古海中,又在约5亿年前露出水面成了大平原。5千万年前左右,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太平洋板块的两头挤兑下,华北东部沉降为平原,西部隆起为太行山,这儿更是剧烈抬升上千米,形成大断层,嶂石岩婴儿就这样诞生了。与此同时,新一轮对它的风化侵蚀也就开始。尤其在第四纪的一二百万年中,四次大冰期和十几次间冰期的严寒酷热以及狂风暴雨的冲刷,使这大断层不断剥落崩塌,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幼年嶂石岩,比如圆通寺遗址景区的“万丈红”断壁、大天梯断层等处。随着砂岩中和岩顶石灰岩里的水渗漏到不透水的泥岩层,从裂隙、石缝中不断流出,使水源处及周边的岩壁一点点崩塌后退,往里凹进,最后形成了当地称之为“套谷”的半圆形山壁,共有九个,大回音壁即其中最典型的套谷。有些套谷后来与大石壁主体脱离,成了独立的方山或断谷。这几种地貌就是年青的嶂石岩。大岩壁后来继续风化得越来越薄,壁上裂谷越来越深,最终把墙体分割成了一个跟一个的排峰或一条孤零零的石柱。九女峰正是这样一组步入中年、已显老态的嶂石岩。老年的嶂石岩还剩点破碎的残丘、岩基,如“仙人峰”、“神猴拜佛”,或干脆成为夷平面,也就是原始的准平原,完成了一个从山体崛起到磨蚀殆尽的完整地质过程。这儿四个地质阶段的景观都有,这种同时能看到“一家四口儿”的地方可不多。

凝固了的古海波纹

聊到这儿,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你说嶂石岩曾为古海只不过是推断,有什么一看就明摆着的证据呢?这问题提得好。嶂石岩地区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证据,那就是古海凝固在红色石英砂岩上的波纹。一开始我还傻乎乎的以为这些铺在路上、嵌在墙上、盖在屋顶上、当做台阶或洗衣搓板的红色漂亮波纹石板是现代人类制作的工业建材,后来仔细一看,发现它们有粗有细,各有其特殊纹理,才恍然大悟:嘿,这不是被称为“波痕”的地质现象吗?它们是古代浅海海底的砂子被海涛、水流冲刷搅动激荡形成的天然纹理。那对称而粗大的是在较深层水下形成的,那细密或不对称或“人”字形的,显然是在浅层海底或受两个方向水流的作用下形成的。当大自然把砂质古海底描绘出各式各样的美丽波纹后,古海底开始抬升,海水退去,它们又被更新的堆积物渐渐盖住,这本来会很快消逝的波痕就此定格下来,化为岩石上的花纹了。最漂亮的当然是槐泉寺后山那块“鱼石画屏”。看着随处可见的波痕,仿佛听到了遥远古海浪涛拍击的声音,令人暇思。

在一家饭馆门前铺的石板上,我还看到了另一种古海底的地质印记——泥裂。那是一朵朵以红为底色向周边团团裂开的白色花纹。这应该是细砂质或泥质古海海底干涸收缩裂开后又被另一种白色砂粒填充到裂缝里形成的。当它们一起化为沉积岩后,就把亿万年前的奇特纹理保持了下来,记录了一段地壳运动的真实状况。

此地虽以未被搅动的水平沉积为主,也有不少褶皱。北日峰南崖就有一处明显的波状褶皱。半月湖畔岩壁上那个漂亮的“W”形背斜褶皱典型得可以直接用做地质书籍的插照。此外还有节理带、裂隙谷、崖根泉、瀑布、崩塌面、洪积扇、河流阶地等地貌,相当丰富,看来嶂石岩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能性很大。

在嶂石岩顶部的玉皇顶石灰岩层中竟然找到了三叶虫化石。这可是五六亿年前的生物了。这儿还有叠层石,即蓝藻群化石,也就是北京夏天富营养化的水体上那层绿油油的“水华”中的主要生物。它们是地球上资格最古老的原核生物,存活了35亿年了,地球上的氧就是它们制造的,现在成了园林部门一次次企图消灭的对像。

走在寂静的山谷里,经常会遇到小松鼠一类的动物,更多的是鸟儿,如煤山雀、树莺、三道眉、鹪鹩、椋鸟和红嘴蓝鹊等。在欣赏着嶂石岩中各式各样的地质地貌景观时,有这样一些活泼可爱的小伙伴相随,倾听着它们一曲曲清脆婉转的鸣唱,有如漫步在巨大的地质博物馆和时空隧道之中,心境也变得空灵而悠远。

转自:http://www.auyou.com/myweb/rurality/wdrjinfo.asp?c_Uid=liuli4563&auto_id=712723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