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 晴朗但寒冷 阳光跑的很快,在黄浦江的对面消失,我在江边的星巴克,享受着美式咖啡和跑着的阳光。江上的船在我眼前穿梭,时不时的汽笛声打断我看书的眼睛,星巴克的露天座位里人很多,旁边和后面的人都在和彼此的同伴交谈着,他们的声音像背景音乐一样从耳边溜走,地上几只小麻雀欢快的在我脚边跳着,不怕人,也不识人间愁滋味。上海降温了,穿着棉袄依然抵挡不住凉风。独自看着江上的情色和对面的高楼,感觉自己是它的一部分。这是属于我的享受时光,不多了。 陈丹燕的《鱼和它的自行车》又把我带回学校,带回初恋,遥远又陌生,初恋是否真的发生过?一切变的朦胧而氤氲,在这样的阳光下。坐在上海看上海女人的生活,感觉奇妙。可能一切都发生在我的周边。 12月9日下午 清冷 和肖约好去看《天下无贼》,今天首映。时间还早,我又一人来到南滨江。在江边的星巴克喝美式,看书,消磨时光,等着日落。今天来的晚,户外的桌椅都已被人占掉,看见有人起身,迅速冲出去,占到位置,舒服的享受不长的阳光。看完《鱼和它的自行车》剩下的几页,手已经僵掉了,还是不愿离开。 拿着剩下的半杯美式,找服务员加热水,这可能也是美式唯一的好处,它本来就是热水兑意式浓缩而成的。 室内,温暖许多。舒服的沙发也早成为他人坐下锭,挑了靠窗的高吧台坐下,这里可以边看风景边看书。 太阳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黄浦江的对面亮起灯,一副城市夜晚的模样展现在面前。偶尔有相机的闪光亮一下,那是对黄浦江趋之若骛的旅行者在纪念到此一游。 伦洁莹的《不抹口红的广告》在手中翻看着,又一本励志的书。我不习惯看励志的书和名人传记,这本书还是认真的翻了翻,不知道该不该嘲笑自己。 星巴克的服务员不断的说着“晚上好”来意识着他们的生意兴隆。有两个服务员端着托盘轮桌问好,奉送着新出的布雷拿铁试喝品,并告诉所有试喝的人,明天店里所有商品八折,除了饮品。当然这样的问候和试喝品也少不了我这一份,打断了我浸在书中的思绪,只好连声说着“谢谢”。吧台右边的男士也在看书,和我一样尝试着布雷拿铁,边喝边看我,可能他不知道,他的所有动作已经被我的余光瞟到。左边的美眉披肩长发,灰色外套,一副平凡人的样子,又和我一样。她在看着我吃蛋糕,我却在想,如果有哪个男士的目光瞟来,会停留在她身上,还是我身上?对于这点,我比她自信。 不习惯左边男士的目光偶尔的停留,干脆离开。 六点一刻,回去的路上,肖发来短信“买了9点20的票,算好时间回来。”还没下车,又收到他的短信“买了辛拉面,一起吃”。辛拉面,我喜欢的食物,很辣。他不能吃辣,竟然会买!也许有我的因素在里面,可惜他的喉咙一定会坚决抵制。看来有的时候大脑能强制其他器官接受他们不愿接受的东西,人还真的挺残忍,对自己也不例外。 星巴克情绪的延续,不想说话,便给他回了“现在不想回去,不用等我吃晚饭了。”提前一站下了车,独自跑到肯德基去看那本励志书的后半部分。 耳边绕着肯德基里“女人谁不想活的精彩”的歌声,摘下伦洁莹的这段文字。 “活,就要活得"尽",何必有所保留...... 一定要活得精彩,就靠真正忠于自己。 活,要永远像是活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凡事都不可等, 当我离开这世界,回头看我的一生之时,我要说我不枉此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往前的,也只能走一次,不像录象带,可以倒带重播。 尽情爱吧,好象从未受过创伤;尽情歌唱吧,好象无人在倾听;尽情舞吧,好象无人在看;尽情活吧,好象是生命中最后一天。” 喜欢其中几句,不喜欢其中另外几句。谁又想枉过此生,谁又能不枉此生?我做不到,很多人都做不到,也正是做不到,所以喜欢这样的言词,这样的口气。就像很多电影导演一样,把无法实现的梦想交给演员去实现。如果人生真是录象带,倒带重播也是上演同样的故事。不一定有所保留就不会精彩,不要说不可等,有些事等等又何妨。虽然“生命没有Take 2”,但是精彩与否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