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1381年(明洪武14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由于地势险要,素有京都锁钥之称。 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4公里,高14公尺,厚7公尺。有城门4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西门名迎恩,南门名望佯,北门名威远,各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在东西城门之外,还各建一个小城圈,俗称罗城或瓮城。 关城东门的城台,呈长方形,高12公尺,南北连接长城。中部有巨大的砖砌拱门,沟通关城内外,有关门可以开闭。城台上建有一座二层箭楼,重檐九脊布瓦顶,高13公尺,宽20公尺,深11公尺。东、南、北三面开箭窗68个,平时以木制朱红窗扳掩盖,板上有白环,中有黑色靶心,与彩绘桁枋相配合。登上城台远眺,北望长城蜿蜒山间,南眺渤海波涛浩渺,正如古诗所说,“曾闲山海古榆关,今日行经眼界宽,万顷洪涛观不尽,千寻绝壁渡应难”。 位置:位于秦皇岛市区东部15公里处 面积:192平方公里 概貌:位于秦皇岛市区东部15公里处,建于明洪武年间(1381年),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海关被看作是长城的起点,因此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山海关是华东地区与东北地区之间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是兵家比争之地。 游览山海关主要是参观东门镇远楼,也就是“天下第一关”。这座城门高约13米,分为上下两层,造型美观大方,雄壮威严,登上城楼,一边是碧波荡漾的大海,一边是蜿蜒连绵的万里长城,令人豪气顿生。楼西面上层檐下,悬有“天下第一关”匾额,是明代书法家肖显所写,笔划遒劲雄厚,与城楼规制浑然一体。在山海关城楼附近,还建有长城博物馆,展出与山海关长城有关的人文历史,军事活动情况和文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