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榕树下-望海游记山海关,别样的心情

[游记]榕树下-望海游记山海关,别样的心情

2007-11-27    rongshuxia.com

来了一次山海关,连“山海关”的名字都没有时间去看了,在《山海揽胜》的小册子上读到,是在东罗城东门的券石顶上,因为时间长,字迹有些模糊,传说是“近看山海关,远看山海门”。
这里有车通往长城最东的老龙头,自然也就更没有时间参观了,无缘去一睹“天开海岳”碑。
山海关不仅是军事上的重要关隘,更是两种特征文化的关口,古今往来的人行到此处,心里都做如是想,区别只在于出关还是入关。清代“江左三凤”之一的吴门诗人吴兆骞以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曾写《出关》诗,对出山海关走入茫茫东北充满悲情,“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他最割舍不了的,其实是与中原“故国”的文化别离,“汉家”所表示的绝非一般意义的狭隘民族主义,而是深厚的文化根脉。

到了十七世纪四十年代,清军与明军的总决战就是山海关之战,由于吴三桂临阵倒戈,清军进入山海关,入主中原。做为胜利者,大批满洲居民进入关内坐享农耕文明的成果,一些汉族人士,或因获罪,或因为了获取土地,来到关外,开始了新的生活。中原文化,有了关外元素,如女士喜欢穿的旗袍;而关东文化,也融合了大量中原元素,因为现在的关东,大部分已经是汉族人了。
交通如今便利了许多,再也不必“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那样步行出入山海关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殡葬制度的改革,“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的现象也已经少有了。可为什么,在关城上我依然是别样的心情?也许,这种心情来自祖先,来自我对祖先的陌生,来自绿叶对根的情意,如那首歌曲中唱的一样:“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第一页[第二页]

转自: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4278290&off=12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