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table=98][tr][td][align=center]山海关[/align][/td][/tr][tr][td][align=left]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徐达见这一带“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次年十二月筑起了山海卫城。卫叫山海卫,关叫山海关,因它位于山海之间。山海关城是一座土筑砖包的雄伟关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长4公里,呈正方形。 [img]http://www.9654.com/img/shanhaiguan1.jpg[/img]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有四门:东门面向关外,叫镇东门;西门对关内,叫迎恩门;南门面海,称望洋门;北门临北疆,称威远门。在四个城门中,气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镇东门,门上有箭楼,门外有瓮城,明代书法家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就高悬在箭楼檐下。登上山海关城楼北望,万山重叠,万里长城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跃上群峰,婉蜒起舞,景色异常壮观。往南看,乃是波澜壮阔的渤海,长城从山海关直逼海中。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翻山越岭的巨龙,那这些伸入海里的建筑就恰似龙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老龙头”。 关城很坚固,东门除了筑有瓮城外,东门箭楼两侧还筑有临问楼、威远堂、牧营楼和靖边楼。城南、城北还分别筑有南翼城和北翼城,以驻兵防守和储备粮草。为防卫的需要,城东关外,还建有众多的城堡和星罗棋布的敌台、烽火台,这样就形成了以长城为骨干,以“天下第一关”为中心,“主体两翼”“左辅右粥”的古代城防体系。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气势宏伟、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占代军事防御工程。山海关游览区名胜古迹很多,除了关城以外,还有老龙头、孟姜女庙和燕寒湖、悬阳洞等。 [b]老龙头[/b] [img]http://www.9654.com/img/laolongtou.jpg[/img] 老龙头位于关城南约4公里的渤海之滨,它砌石为垒,高约10米,伸入海中约20余米,状似一条巨龙。老龙头上建有澄海楼,是清康熙、乾隆回奉大祭祖时,登楼观海、饮酒赋诗之处。这里地势高峻,登临其上,会倍感心胸开阔,倍增民族豪情。 [b]孟姜女庙[/b] [img=350,250]http://www.9654.com/img/mengjiangnv.jpg[/img] 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位于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望大石村后山岗上。庙系根据孟姜女万里寻夫的民间故事而建造。庙内有前后两殿,前殿塑有孟姜女像,小打侍有盔冽童女,两侧壁上镶柯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题试。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传为孟姜女望夫足迹,旁有石台,台后有振衣亭,为孟姜女梳妆更衣处。庙东南4千米渤海中有二块礁石,传为姜女坟。 [b]悬阳洞[/b] 悬阳洞在山海关东北9公里的黄牛山下、洞内左上方有“悬洞窥天”奇景。洞内有洞,洞外有洞,日光自石隙照入洞内,只见阳光,不见天日,故名“悬阳洞”。 [b]燕塞湖[/b] 燕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5公里处,1972年在石河上建成水库大坝后清清石河水又荡漾在层峦叠蟑下,被誉为北闽“小桂林”和“小三峡”。 [/align][/td][/tr][/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