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寿村游记 |
[游记]长寿村游记 |
2007-07-24 sina.com.cn |
(长寿村村记:原名艾蒿坪,位居武安城西北六十公里,太行山腹地摩天岭下,隶属武安市所辖。相传唐宋时,此地林茂人稀,仅一二猎户,到明清时已散居数家,分艾蒿坪、北台、马刨泉三个部落,以拓荒畜牧为生,至今已达二十多户,百余人口。因历代村民绝癌少病多高寿而闻名。2001年更名为长寿村。该地为北溟河之源,海拔1100米,四周环山,西倚长寿峰,上十八盘,越峻机关通晋,东峙桃红垴,经门道川,入通天峡达村,南有万亩次生林天然氧吧,北对千仞轿顶山,地设瑞址,背涌三泉,永无枯竭,四季景象各异,冬峻夏幽,春媚秋爽。) 12月18日,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我自个儿来到了所谓的长寿村 这里的第一场雪还没有化,就好象永远不会化似的。 老式的门吱吱扭扭地响,我端着一杯白开水在院子里漫步,热心的老房东递过一个手电筒,细心地询问要什么帮助。如果是安全和温暖的,已是足够。心中有了敬畏和感恩,我又能抒写了。 好密集的星啊,人能仰望就是幸福! 其实,感动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了,只是被我们的忙碌和喧闹而忽略了,学会把自己的心解脱出来去感动也是一种学问吧! 就着红泥小火炉夜读〈论语〉,那叫一个爽;也可以吹着冷风听音乐,一遍一遍的〈流年〉,享受啊!音乐的间隙,一阵静,听见自己衣服的摩擦声和脚步声,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反省自己,近来多浮躁,没坚持,“恒”字难得啊。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活才行,活个人不容易啊! 我所住的屋子里放着许多农作物,成袋成袋的玉米,扎成捆的大葱,白菜的叶子仔细地用红薯藤绑着。房东大妈端出来的简单饭菜,有自己的收获和微羞的实在...... 第一声的鸡鸣,睁开眼来,已是天明。闹了一宿的小老鼠也安静了。如此,生活又开始周而复始。而隔壁的房东,依然毫无动静。门口那棵已有年代的老树,朽了就势斜斜地依在前面的小房上,成为一种风景,一只啄木鸟叮当当在为他治病。呆在这里,日子始终是缓慢的。 商业化的行为里依然有人情的体现,因为和房东是兄弟的关系,看门人放我进去看了看山泉,而房东又帮我介绍了一道好走的路,并嘱咐我说:山上有雪,看看就回吧。简单淳朴的话语,是另一种关心和慰籍。 走了一段路,心扑通扑通的似乎要跳出心脏,我席地而卧,抬头看天,高远而神秘莫测;低头看路,踏实而毫无改变。有的人需要在不断行进中,得到满足和平静;有的人只是在原地打转,就很知足尽兴。那一种人生都是可以的,不是吗? 路总是在走到尽头时,又婉转而上,柳暗花明,“迂回”的战术百用不变。人生也许就是这么走走停停。 山风吹得鼻涕吸溜吸溜的,掏纸巾的瞬间,明白就连小小纸巾也是多余的,伸手一拧即可。 两个去往山西的人,说说话,溜达着跟了上来,家做的千层底布鞋,最原始的走路方式,一会儿转过那道梁就不见了,而声音还在耳边飘着。 我由着自己的性子,在荆棘和滑坡处费力,如果再向前,就能看到前人踩出的一条路通向那脉山岗,到达的目的地是相同的。哪一种行为值得表扬似乎没有讨论的必要,大约,和自己不较真就好。我为自己惊动了山神的沉睡,打扰了山石和山风以及每一株植被道歉,也为房东一家为我的晚归担心和等我开饭感激。 长寿泉和摩天岭,一低一高,一动一静,一柔一刚,却彰显了一种属于天然的文化底蕴和心灵的返璞归真。“顺其自然”吧! 写完这些,回头看,觉得悲哀和可笑,人总是要把简单的事情加上一个道理,才使之有意义。其实,也许错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40b45a01000geb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