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轩主游记 内乡县衙匾联赏析 |
[游记]轩主游记 内乡县衙匾联赏析 |
2008-06-27 sina.com.cn |
别看现在的内乡是个小县城,但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地处战略要塞,所以级别比较高,一般的县官都是七品,即所谓“七品芝麻官”,但唯独这里的县官享受的却是副地局级的正五品待遇,现存内乡县衙的主持营建者章炳焘,在清光绪十八年钦加同知衔正五品知县上任,在内乡任职九年,政绩突出,建树颇多。当他在临颖县丢掉官职后,寓居开封,生活困难,穷困潦倒的他靠为人写字维生,他的清廉让他度日如年。多年后偕女儿回到阔别十余年的内乡筹款度日,内乡百姓听说后,纷纷解囊相助,令章炳焘老泪纵横,感激万分。 欺人如欺己,毋自欺之;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这是内乡县衙的对联,也清代县令章炳焘为官的座右铭。 匾联,即用于宫殿、衙署、祠庙、寺观、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的匾额和对联,是中国建筑独有的特色。各种形式、色彩、字体的匾联,不仅能起到极好的装饰作用,而且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建筑生机盎然,意境深远,引入联想,发人深思。 封建社会的官吏往往喜书匾联,张挂于官署内额枋楹柱。或标明官署名称,或概括治地地理位置,或描写山川形胜,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官箴戒约自勉,或效法古人为官,或省视自身功过,内容丰富,写法各异。考察官署匾联,可以窥视封建社会的吏治情况,了解各级官吏思想道德,丰富封建社会衙门文化的研究内容。 内乡县衙各主要建筑物门前,都有一方匾额、一副楹联,游人参观县衙,往往驻足联前,良久思忖,捉笔抄写,购书收藏,颇感兴趣。 大门: 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 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 仪门: 依宛镇连丹郧商圣故里; 接秦晋瞩荆襄郦邑菊源。 此联说的是内乡在大方位上的地理位置。东依镇平和历史名城南阳,西连丹江及湖北郧水,这里是商圣范蠡的故乡。北接陕、山二省,站在北部高山上可遥望荆州襄阳,此地是郦县的故址、菊花的发源地。 大堂: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此联为清代诗人魏向桓所撰 六房是县衙的职能办事机构,其各房的对联言简意明,大体概括了他们的职责范围。 吏房: 选官擢吏贤而举; 考政核绩廉以衡。 户房: 编户方田勤并慎; 征赋敛财公亦平。 礼房: 倡礼兴学崇孔孟; 制章定典尚萧曹。 兵房: 厉兵秣马备不懈; 枕戈待旦防未然。 刑房: 按律量刑昭天理; 依法治罪摒私情。 工房: 鸠工庀材精营造; 通路开渠细耕耘。 二堂: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 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横匾: 琴治堂 这是引用(吕氏春秋·察贤)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孔子的一个叫宓(fu)子贱的弟子,为单父(在今山东)县令时,身不下堂,弹鸣琴,而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勤于政务,“以星出,以星人”,整日奔波于民间,凡事都率先垂范亲自去做,同样也治理好了单父,但显得很劳累。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贱,宓子贱回答说,我主要是用人,你主要是出力。出力者劳累,用人者当然安逸。后人遂用“鸣琴而治”称颂县官知人善任,政简刑轻。县衙二堂本来就是预审案件和协调办案的地方,统治阶级施用恩威并重的办法,努力取得“省刑爱民”、政通人和的效果,诉讼的双方,在这里得到了调解,也就达到了当时封建教化的目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3dafb0100075m.html5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