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淮阳太昊陵庙会:延续千年更辉煌 |
[游记]淮阳太昊陵庙会:延续千年更辉煌 |
2008-05-22 sina.com.cn |
民间的一些风俗也很有趣。伏羲既为人祖,当然管着人类繁衍的大事,来求子的人就特别多。太昊陵显仁殿的墙壁上有一个子孙窑,据说摸一摸就可以子孙兴旺,甚至连那些未出嫁的姑娘们也成群结队,羞羞答答去摸一摸,为的是图个吉利。婚后未孕的妇女们,则专为求子而来。她们往往要在庙会上买一个泥娃娃,用红线拴好,再到子孙窑里摸一摸,然后将泥娃娃小心翼翼地藏在衣服下面,带回家去。如果碰巧怀孕得子,则对人祖爷感恩不尽,下次庙会一定要去还愿。 丰厚的文化底蕴 太昊陵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更是引人入胜。据淮阳县委宣传部领导介绍,与其它庙会相比,太昊陵庙会习俗中有两点十分独特的地方:一是担经挑,也称担花篮。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祭祖娱神的舞蹈形式。庙会期间,这些经挑班子在太昊陵前载歌载舞,往往吸引许多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们驻足观看,舞到高潮处,舞者走到中间背靠背而过,两尾相碰,象征伏羲、女娲相交之状。其唱词也多与伏羲女娲有关。这个舞蹈的一些动作,与汉代画像石中人首龙身的伏羲、女娲下部交尾的图像基本吻合,是原始的生殖机能崇拜的一种习俗。 第二个独特的习俗是庙会上随处可见的泥泥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吹之有声。每年的太昊陵庙会上,都挤满了琳琅满目的泥泥狗摊点。这些泥捏的玩具造型多样,形象夸张,神态各异,于古拙中见寓意。经考证,这些泥玩具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有的泥泥狗的造型反映了伏羲时代的生殖崇拜。专家称,太昊陵庙会的文化现象中带有许多原始文化的色彩,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和待解的谜。 借助庙会发展经济 如今的太昊陵庙会,已由过去的单纯烧香敬神变成天下羲皇子孙朝圣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据了解,该县2005年借文化品牌优势给景区景点带来的门票收入1000万元,旅游业综合效益突破1.1亿元大关;今年3月份以来,庙会经济空前繁荣,人气旺增,商机无限,庙会摊位拍租最高出价近2万元,日客流量20万人次,日交易额逾500万元。 2004年10月,中国文联、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淮阳联合主办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该县以此为契机,确立了城市定位,根据规划,对龙湖中的西湖区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植花草、装彩灯,精心整治各旅游景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启动了以太昊陵景区恢复工程、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十项文化旅游城建设工程项目,将太昊陵由国家指定旅游景点申报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同时,还启动了龙湖的绿化及水域管理项目,把东湖建成公园式生态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辉映,观光度假与休闲避暑相结合,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生态旅游新格局。去年被河南省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在首届姓氏文化节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淮阳、周口先后接待海外华人华侨300多人,共签约合同项目51个。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打造了保存姓氏文化以及交流民族情感的平台,提升了人气,提升了周口淮阳的知名度,为该县旅游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1e632010007ug.html11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