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最新林州太行大峡谷导游词 |
[游记]最新林州太行大峡谷导游词 |
2008-05-22 sina.com.cn |
为什么叫王相岩?传说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商都西部的林滤山和平民奴隶在一起生活。武丁生活在下层社会,学会了耕作和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 ,很快就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平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而武丁觉得说得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武丁继承王位后,很想用傅说,但傅说是个奴隶,无法说服群臣。于是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演出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们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个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竞晕了过去。经过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了三年。三年后,一天大臣们正在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家都惊呆了。武丁说我们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个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按武丁指的方向去找,最后在林滤山找到了傅说,并把他接到商都王宫。武丁见到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为"梦父"。傅说就任宰相后,竭尽文韬武略之才能,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井然有序,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武丁中兴"。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居住过的崖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立了傅说的塑像。绝壁崖头上的千年石橡树,称为王相树。 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就是王相岩景区的入口。 王相岩景区的地形很独特。它东临溪水,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屏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土来此修身隐居 商代国国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此居住生活;东汉名士夏馥因"党锢之祸",曾在这里隐居避难;明代河北道人赵得秀曾在这里修身养性,居山不舍; 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这里修筑别墅安度晚年。现代旅游专家学者以王相岩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险,山间景观之奇,称之为“太行之魂”。 这里山势陡峭,大家一会儿上山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王相岩植被繁茂,奇珍满山,蛾耳栎、辽东栎、麻栎、黄花木遍布沟谷,无边无际的丛林中生长着连翘、何首乌、元胡、柴胡、灵芝等各种中草药。生长在峡谷悬崖峭壁的何首乌,每年长玉米粒那么大,拳头大的一块要长二百多年,生长在王相岩潮湿山地枯树根上的灵芝,有的生长了千余年。 沿途景点: 荡魂桥, 栈道 仰天池 等等…… 相关历史人物: 赵得秀(1529---1564年),号九峰,河北省肥乡县人,道家出身,传说其有很多法术,明嘉靖元年(1552年)他云游至林虑山(今河南林州石板岩),卜居王相岩,修炼道家法术。经过了35年修建,在王相岩上修建了众多道家景观如玉皇阁、老君殿、书斋楼、上山古道等,王相岩从此始彰于世,后因积劳成疾,卒于王相岩仙人洞,赵得秀给世人留下了王相岩景区和道家人文景观,深受后人敬仰。 夏馥,字子治,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乡)人。《后汉书》和《辞源》记载东汉桓帝时,宦官"五侯"专政,胡作非为,反对宦官的大臣李膺、陈蕃等200多个被诬告为“党人”,受到打击迫害,即历史上的"党锢之祸”。积极支持李、陈等人的大臣夏馥,也被通令全国抓捕。建宁元年(168年),夏馥为使别人不受连累,剪掉胡须长发,来到林虑山,隐居在王相岩的悬崖绝壁里,给冶铁人当雇工,伐木烧炭,两年后,含冤而死。一代文豪如此下场令人唏嘘不以 桃花谷景区 游客们,我们将游览的太行大峡的桃花谷景区。桃花谷景区内飞瀑流泉,山灵水秀 又有太行明珠之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f116101008owe.html14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