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庆祝安阳殷墟申遗成功网友日记

[游记]庆祝安阳殷墟申遗成功网友日记

2007-09-02    wangyou.com

2006-06-22 【殷墟文物仓库】【Ⅰ】--庆祝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成功!!!

司母戊大方鼎

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亦有人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用陶范铸造,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其他0.9。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值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受重视程度之高。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妇好司母辛方鼎

高80.5、长64、宽47.6厘米。长方形,直耳、平底,柱足。器身四边角和足上部有扉棱。口下饰饕餮纹,由两条夔龙构成。腹部四面左右侧和下侧均饰规整的乳钉纹。足上饰饕餮纹。口下内侧有铭三字,1976年妇好墓出土。

妇好方鼎

商代后期,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长方形口,直耳,平底,扁长钩实心足。鼎身四边及腹部正中均有扉棱,腹饰虎面纹,两侧各饰夔龙纹,足的两面均饰夔龙纹,两耳外侧饰对称的夔龙纹。底里中部有铭二字。

爰方鼎

通高22.5、口长17、宽13.1厘米。重 3100克。长方形,折沿,方唇,两耳立于口部短边上。腹向下内收,口大底小,底近平略下鼓。四柱足较高。两耳外壁均饰阴线对夔纹,夔头向下。鼎体的四角及四面中部各有扉棱一条。鼎腹纹饰分上下两部,上部饰对称的鸟纹,长边为两组四鸟两两相对,短边为两组两鸟,相互对应,鸟形体小,钩喙圆眼,眼呈乳丁外凸,翅上翘,足前屈,长尾下垂,作站立状。下部饰饕餮纹,为两夔组成。腹部均以云雷纹衬底。四足部纹饰相同,足上端云纹一周,下接绕柱的三角形纹三个。鼎体内壁一长边中部铸一“爰”字,阴文。腹、中部均粘有丝织品残迹。1984年11月出土于戚家庄东,墓圹作长方竖井形。墓口距地表3.45米,开口于殷代文化层。墓口距南北长3.03、东西宽1.53米,墓底长3.4、宽1.9米,墓底距墓口5.55米。墓圹四壁光滑坚硬似经过拍打加工。有熟土二层台和腰坑。

饕餮纹鼎

通高22.6、口径17.2、足高11.4厘米。重1500克。大口微敛,折沿,双耳,一耳与一足上下对应,另一耳在两足间。最大腹径在上部,圜底,底有人字形铸痕。锥足较高,中空外撇。腹饰单层的饕餮纹,上下界以圆圈纹。器底、足部均有烟炱痕。1964年12月出土于殷墟三家庄南的一个商代窖穴中。窖穴位于三家庄村东南约300米处。窖穴口距地面约1米多深,为圆形,通体呈袋状,平底。

妇好夔足铜鼎

通高32厘米,口径2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章出处:殷墟网站

整理发送:殷商帝国大祭司

转自:http://blog.wangyou.com/blog.php?pid=55263393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