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袁林:瞬息多变身份的凝结

[游记]袁林:瞬息多变身份的凝结

2007-08-03    17u.com

袁林:瞬息多变身份的凝结

历史人物袁世凯

袁世凯,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他是被作为“开历史倒车”的“窃国大盗”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就像秦会一样,袁世凯死后一直被人们唾弃着。

人们知道袁世凯,但未必清楚他的墓地就在河南安阳市。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没有谁想去关心他的墓地在哪里。只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才开始关注起这座陵墓。

不知为什么称这座陵墓为袁林,袁世凯毕竟做过三年半中华民国大总统,还做过83天洪宪皇帝。按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规定,袁世凯的寝地称陵才是。不称陵而谓林,显然是寓贬之意。皇帝的反面是独夫。当百姓拥待你时你是皇帝,当失去民心时你便是独夫。这大概就是“陵”与“林”的区别吧。

袁世凯,字慰庭(又作慰廷或慰亭),别号容庵,因其为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生于咸丰九年(1859)八月二十日。

资料记载,袁世凯五短身材,颈粗腿短,走路正八字步,民间传说他是“西山十戾”中的“癞蛤蟆”投胎转世。袁世凯年轻时科场失意,22岁弃文从军。曾随军东渡朝鲜平叛。甲午战争后,被李鸿章举荐到小站编练新军,掌握了一支7000多人的武装力量。从此,逐渐为清廷所倚重。

袁世凯是清末政治舞台上一个纵横捭阖的重要人物,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都与其有密切联系。长期以来,袁世凯一直被冠以“窃国大盗”、“寡廉鲜耻的卖国贼”、“嗜血成性的专制暴君”等恶名。2003年上半年上映的大型历史剧《走向共和》将袁世凯描绘成一位有本事、有贡献、开明进步、有情有义、带浓重人文色彩的“共和英雄”,他推行的政策是“引进新生事物”,“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认为袁世凯多少有点像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沙俄末代铁腕首相斯托雷平,而不是什么“独夫民贼”。这样,观众心头不免疑虑重重,不明白孰真孰假。

1 913年10月,美国驻华公使芮思施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袁世凯)身材矮胖,但脸部表情丰富,举止敏捷。粗脖子,圆脑袋,看来精力非常充沛。他的两只眼睛长得优雅而明亮,敏锐而灵活,经常带有机警的神情。他锐利地盯着来访的客人,但不显露敌意,而老是那样充满着强烈的兴趣。他的两只眼睛显示他多么敏捷地领悟谈话的趋向。

同时代的人也对袁世凯的能力印象深刻。黄炎培回忆到:“他记性绝好,从不忘记任何人或者事。因此,当一个地方官员受他接见,谈及地方事务和私事时,袁常常以其广博的学识和记忆力使来访者大吃一惊。他的部属亦因此而害怕他。”阎锡山回忆他初次晋见袁世凯时,“他一见面就把我想要对他说的话全说了,然后问我还有什么话,使人再无可言。”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参观殷墟和袁林。来到袁世凯墓碑前,毛泽东先绕着石雕转了一周,而后面对 “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几个大字沉思片刻。出碑亭,回头又看了看碑亭上的草檐、飞角,迈步来到享堂。毛泽东对随从人员讲:“袁世凯,是你们河南项城人,是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这么多土地。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他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暗中又向荣禄告密,用出卖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宣统初年,清廷已看出袁世凯有野心,要杀他,又怕袁世凯一伙造反,便令其回家养‘足疾’。袁世凯看中了安阳这个地方,来到洹上隐居。名为隐居,其实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与自己在各地的势力紧密联系,伺机以动。”

毛泽东又说:“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直接威胁清廷的命运。清廷又想起了袁世凯,让他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讲到这里,有人提出像袁世凯这样历史罪人应当把他的坟平了!毛泽东却说:“不要平嘛,还要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毛泽东指点江山》第1226~1228、1232~1234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实际上是又一次急进的中央集权运动,在这场运动里,皇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而是一种可以重树政治权威的架构,一种古老但曾经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显然,这场运动和清末那些少不更事的满族权贵发起的运动一样,最终都得以惨败而告终。袁世凯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一百年前中国的悲剧。

袁林风格殊异

我们是在春天的一个早晨到达袁林的。袁林周围已经不见了田野,已经被包围在了城市里。

到达袁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而古朴的牌坊,颇有明清陵墓的感觉,但是牌坊的六根柱都是水泥的。袁林的牌楼既采用古之形,又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看起来让人觉得怪怪的。六根柱子上还有几行宋体大字:“毛主席万岁万万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等,不由得吸引人们的眼球。

过了牌楼,便到了袁林的前院。这里绿树成荫,芳草满地,看起来像是后来栽植的。也许是我们来得太早了,整个院落很安静。

林荫夹道的神路两旁对立着华表、石马、石虎、石狮、石雕武将、石雕文臣等。这当是按照“帝王”的规格,为袁世凯墓做仪仗。令人感到特别的是,不论石马、石虎、石狮还是文臣武将,全都是短腿。这让人自然想到袁世凯的身材——颈粗腿短。

过前庭即是碑亭,红墙灰瓦,四面墙上都有拱门。亭内的墓碑和封建社会中帝王将相的碑一样由巨大的赑屃背负着。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够看到石碑上的大字:中华民国总统袁公世凯之墓。碑上的文字是当年袁册封的“嵩山四友”之一的徐世昌所题。

过了碑亭,就是大门。正面有一座大殿,两侧有陪殿,全是清代风格的建筑。中庭为景仁堂,堂前广阔,松柏掩映,长得很高,虽然修剪得很整齐,但是总给人怪怪的感觉。这里原来是供祭拜者休息的地方,但是这一功能早已不存在了。走进景仁堂,里面陈列的全是殷墟出土的一些文物,如青铜鼎、甲骨文之类。

景仁堂的侧室用图片展示了袁世凯发迹的过程。袁世凯的官场启蒙老师是他的叔叔。此人一生在宦海遨游,将毕生的经验倾囊授予袁世凯。后来袁世凯窃国,所运用的也正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斗争方略:养敌、逼宫和摊牌。袁世凯窃国之后,便直奔恢复帝制。百年之后,我们再看袁世凯称帝这一历史事件,不免让人叹息。

穿过红墙绿瓦的景仁堂,就可以看到袁世凯墓了。墓台的大门完全采用了欧式模式,乳白色的大理石柱和黑色的大铁门,貌似民初的“大帅府”。铁门上,有坟墓徽章标志,颇似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上的那颗八角星。上面刻有日月、龙虎、星辰,显示着墓主人的身份。铁门内的三层高台大墓,便是袁世凯葬身之处。

从完全的中式世界一下子硬生生地切入西式世界,视觉上还真有些不适应。这样的陵墓布局像极那个时代,从几千年的帝制猛地成共和了,连过度的时间都没有。

走入这大门,便看到了袁世凯的墓,在一米高的墓台之上是圆型的墓冢,墓冢就像钢筋水泥浇铸的碉堡。墓周围是十二个石狮,石狮也是模仿西式的“写实”,而不是中国传统式的“写意”风格。绕着墓冢走了一圈,发现墓冢和石狮都得到了维护。

站在独特的袁林内,看着眼前的中西结合风格,我没有找到和谐的感觉,总体上感觉袁林是东西风格极生硬的结合,就像一百年前那个困惑、痛苦的时代一样。

1913年10月,袁世凯采用种种手段,强迫国会演出了一出先选总统、后制定宪法的丑剧,正式登上大总统的宝座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撤消了国民党议员的资格,进而又于1914年1月解散了国会。到1915年5月上旬,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下令签订了“二十一条”。1915年冬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本来面目暴露殆尽,公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加冕皇冠。袁世凯的皇帝梦没做多久,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袁世凯的死因从根本上说是一生事业的屈辱性失败,从表象上来看则是因为他不信西医。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中说:“他致死的病症,是膀胱结石症,最初的病状是小便困难。这个时候,如果住院导尿或者开刀,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但他一向坚信中医,从不肯找西医来诊视。”等到最终无可奈何地请来西医,已经晚了。

袁世凯的一生伴随着中西文化冲突,他的丧仪也从一个侧面颇为有趣地象征了他的一生。“这个仪式是新旧习俗,中西礼仪的大混合。”“进行仪式的喇嘛们,有的诵经,有的吹奏蒙古乐器,而现代的西洋乐队却在吹奏欧洲的葬礼进行曲。”这独具特色的一幕,也在说明着袁世凯一生之所以成功和之所以失败。

袁世凯去世后的第四年,即1920年的8月17日,李大钊在《晨报》发表《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在论及“民意”时指出:“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应当说,这句话集中反映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对袁世凯一生的大体看法和最终评价。很显然,李大钊并未因袁世凯最后“卒以伪造民意而亡”,而全盘否定其曾“以符合民意而再起”等历史功绩,依然认为当时已经死去4年的袁世凯是“杰”——只不过是为“一世怪杰”。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山西、河北交界。气温适宜,年平均气温13、6度。由于地理地貌独特,安阳四时风光不同。

袁林位于安阳市洹上村东北隅的太平庄,占地238亩。交通便捷。

安阳市知名的旅游景点还有红旗渠、殷墟、瓦岗寨遗址等。

安阳的粉浆饭、烩菜、熏猪头肉、熏鸡、熏鸡蛋值得一尝。关家酥烧饼是河南省风味小吃,值得尝尝。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81535.html40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