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朱仙镇木版年画张张艳 |
[游记]朱仙镇木版年画张张艳 |
2008-05-22 sina.com.cn |
臘月十五那天,到關帝廟進香的人絡繹不絕,在一片香氣繚繞中,劉金祿和張連生兩位老師傅正有條不紊地印著今年最後一批年畫。他們每人面前一張工作台,台的左手邊用幾塊磚頭支起一沓子暫時用竹竿固定好的宣紙,中間用木塊支起印年畫用的木版,右手邊則放著圓的和方的棕刷、以及正在使用的色碗。他們熟練地用圓棕刷蘸上色碗裡的顏料,均勻地刷在木版上,左手無名指和大拇指捻起一張半成的年畫,靠感覺將其與已經上了色的木版對準,用方刷子刷,以使畫和版充分接觸。為了保護左手無名指,年畫藝人們都戴著一個用煙盒紙做的紙套兒,紙套兒尖而不利,方便捻紙又不會把宣紙劃破。工作台下邊碼放著各種顏色的色碗,當一沓子年畫印完了一種顏色,就會被拿到旁邊小屋去烘乾,然後上下一道顏色。 據朱仙鎮木版年畫社社長張繼忠介紹,年畫社僅有職工十八名,每個人只拿計件工資,其中老藝人有六位。張連生老師傅指著他旁邊空著的一張工作台說,這位師傅家裡頭姑娘出嫁,這一個月都在家裡。 當問及為什麼把朱仙鎮木版年畫社設在關帝廟裡時,張繼忠說:「木版年畫是中國古老的藝術,在關帝廟裡印門神,很是對路。」老師傅們說,朱仙鎮木版年畫社算是鄉鎮企業,設在家裡不合適,另起廠房得花錢,關帝廟東西廂房空著,正好可以派上用場:東廂房做工作間和接待室,西廂房做展覽室。 在接待室裡,社長張繼忠正在跟一個師傅討論要不要接印一家酒廠的十萬幅對聯。「客戶電話裡要求五天取貨,我們覺得沒問題。這種訂貨要比普通的貴一些,因為對聯內容是客戶自己定的,刻好的版以後就用不成了」。張繼忠還跟我們談起了二○○三年河南建業集團的一次訂貨,「也是年底的時候,河南建業集團參與搶救民間藝術文化遺產,組織了建業『過大年、貼年畫』的活動,給小區內每個住戶都發了一個大紅包,裡面裝的是年畫、毽子、沙包、鐵圈,目的是讓今天的孩子們了解什麼是民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4b6265010007py3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