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阳古墓博物馆旅游攻略_住宿 |
[游记]洛阳古墓博物馆旅游攻略_住宿 |
2007-07-16 fqhua.com |
睁开眼睛,拉起窗帘,外面的天是灰蒙蒙的,仔细听了听,淅淅沥沥的还下着雨。我们此次行程的最后的一站,将要去拜访的是一个异度的世界。 时间刚刚8点整,83路汽车已驶出了洛阳的市区,在一条空荡荡的公路急速飞奔着。猛地,车停了下来,我们两个人就这样被孤单单地撇在了路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雨星儿幻化成了腾腾的水雾,漫天一片泛白,竟已看不出雨滴来了。我摘下眼镜,在上衣的干处,擦了一下:远处好像有山,山却迷离在雨中,雨中仿佛有楼,楼却时隐时现在山中,不禁想起苏轼说起的“山色空蒙雨亦奇”来,再走近一些,楼上两个大字渐渐清晰起来——“古墓”。 确认了方向后,我们向北前行,耳边是自己的脚步在空洞的甬路上回响,终于到了烟雨迷蒙的尽头处。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城而过。立墓于此,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愿意,因此邙山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就这样,历代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朝鲜半岛的百济国国王在客死他乡后,也选择了邙山为自己的安葬之地。唐代诗人王建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白居易则问“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于是在民间就有了“生于苏杭,死于北邙”之说。 “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古墓群的中心,占地44亩,并搬迁、集中、复原了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陵墓22座。这些墓葬风格迥异,但却都是某一时期的典型,虽然经过发掘和搬迁,仍然是原物原样的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西汉打鬼图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等墓穴中的瑰丽壁画更是堪称国宝。 8点30分,琳和我成了这一天进入古墓的第一批客人。博物馆的大殿是一座仿汉代的宫殿式建筑,左右两侧立有汉白玉天禄、辟邪(为镇墓兽,辟邪头上单角,天禄为双角,两者似狮,古人认为狮虎凶猛,可除凶祟,所以用这种神兽来看守阙门和神道。造型上,辟邪比较细长。)一对。跨进殿内,等在那里的小贩一拥而上,举起各种复制的棺材、怪兽、唐三彩来“吓唬”我们,我们当然无心去光顾他们,但大殿内除了小贩和复制品外,却找不到任何博物馆的痕迹。我再想了一想,不禁自己笑了,要去古墓探险自然是少了一样重要东西。于是找了其中一位面善的兄弟,买了一张“寻宝地图”,兄弟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并不动声色地用大拇指向地下指了指,我这才会意,古墓当然在地下了,于是拉了琳琳,向地下寻路而去了。 说到古墓,就要首先从“死”字说起。死,作为自然界万物一种物理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释、无法超越的问题。这个令人恐惧、焦虑的现实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人类来说,自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迷。他们惧怕死亡的降临,而当死亡真正来临,这又成为了部族中的大事,人们会聚集起来,并举行活动以告别死者,就这样漫漫形成了一套具有神秘色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于是有了另一个字“葬”。“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出现,是个典型的象形字,其意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井字形的棺椁中,并在上面盖上草、土加以掩埋,于是就有“墓”。中国人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实行土葬,要把死者安置在棺中,然后埋入土中。埋棺之处叫做墓,在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土成丘状,叫做坟,也称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在中原地区,我们的先人最开始都是进行墓葬的,在西周时期才出现了坟,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无墓不“坟”。 汉墓观图 我们按卖“寻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hen/2760.html6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