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浦秋风 |
[游记]洛浦秋风 |
2007-07-23 hnhw.com |
洛浦秋风 (1) 与夫人有约:经过了一年紧张的工作,今年的春节不待客,不会友,节日程序从简,好好休息一下,过一个休闲轻松的春节。 正月初三,内侄来电告诉我说,咱们偃师的驴友正月初四要到黛嵋山搞登山穿越活动,并极力鼓动我参加。说实话,对驴友们的活动,我说得上是略直一二,对他们我是羡慕至极,但想到驴友们活动的难度和艰辛,想想自己已经是一把年纪,自感力不从心,从来没有去想自己也参加到这项活动中去。内侄告诉我说,这次的黛嵋山穿越是“腐败穿越”,所谓“腐败穿越”就是说难度和强度都小,说我是完全可以参加的。 夫人开腔了:“侄子邀请你,你就去吧,这也是休闲过年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嘛!” 我说:“那么咱们一块去?” 夫人狡猾一笑,说:“你先去玩一把,体验一下,如果还可以,下次陪你一同去。” 哈哈,夫人是要拿我做实验品了。得得,谁叫咱是大老爷们呢,那就做一次实验品吧。 然而我还是有点担心,正是隆冬时节,加上前一段下雪,山上的雪肯定不会消的,我又有肩周炎的老毛病,如果太冷怎么办?内侄说,没关系的,睡袋帐篷都给你准备好了,不会冷的。 有内侄的一片热情,有夫人的大力支持,更有我那颗尚未泯灭的童心,我终于决定参加这次穿越活动了! 正月初四早上八点,根据“驴头”的要求,我们参加活动的29人准时到达集结地点。我看到,参加活动的多是些年轻人,也有几个中年同志,不过还是属我年龄最大。但令我信心倍增的是,在“驴群”中,还有5、6个女同志,而且还有一个叫个“虎子”的年龄大约4、5岁的小朋友。我暗想,虽然我的年龄是大了一点,但我难道还不如女同志和小朋友吗? 8点半,载着我们29名驴友的两辆中巴车启动向目的地进发了。大约经过了3个半小时,车子停在了黛嵋山脚下的黛嵋行宫处-----这就是我们这次徒步穿越的出发地点。 驴友们纷纷从车上搬下自己的装备。所谓装备,就是一个大大的背包。可别小看这个背包,那里面可是装着各自两天穿越的衣、食、住之所需,还有摄影、救援等设备,每个包少说也有15公斤,码在车上时占了半截车厢呢! 为了防寒,我穿得是大鸭绒棉衣。有经验的驴友在招呼大家,把棉衣脱了吧,不然一开始登山会很热的。我却不以为然,认为如此寒冷的天气,还能热到什么地方去——看着大家都脱了棉衣,背上了背包,我却没脱棉衣就背上背包踏上了陡峭而崎岖的登山路。 背上背包踏上登山路,负重而行与陡峭的山路上,一会儿我已经是气喘吁吁了,呼出的都是冒着烟的热气。这时,我对“驴友”的命名者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看看我们这一行人,一个个弯腰曲背,背负重载,口喷热气,难道不象一群驮载登山的毛驴吗! 不听老驴言,吃亏在眼前-----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内衣已经湿透,沾在了身上,看来不脱棉衣是不行了。说脱就脱,脱下棉衣,绑在背包上,呵!这样的行头还真有点老驴的意思了! 本来是应该在山下做了饭吃过后才上山的,由于时间关系,驴头把山下做饭的程序给免了。但经过了1个小时的登山,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了,还有些驴友早上也没吃饭,大家的确有点饥肠噜噜了。驴头很有经验,在山道相对较宽的地方招呼大家休息,同时,简单小餐,补充一下能量。于是,大家放下行囊,或蹲或坐,拿出食品开始野餐。在家的时候,吃什么都觉无味,而在这时,就是吃了一个馒头也觉得甜丝丝的耐人回味。 有的新驴已经开始发怵了,问老驴们还有多少路程?老驴答曰,大约走过了十分之一的路程。“我的妈呀!”,新驴们都倒抽了一口冷气。驴头鼓励大家说,最陡的山路我们已经走了一半了,只要到了山顶,道路相对就平缓多了。 大家小餐后,马上继续开始了攀登。果然如驴头所言,大约又经过了半个多小时,陡峭的山路已经走完,然后就是坡度不大的缠山小径了。然而困难并没有结束,山头的雪开始融化,道路泥泞不堪,鞋子上都沾上了厚厚的泥巴,迈步的力度需要加大,还得小心滑倒。但是,这样的道路到底比攀山的难度还是小了不少,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我们到达宿营地黛嵋大草原的必经之处-----黛嵋小草原。 是该休息一下了。大家都卸下了背包小憩,还有驴友拿出鞭炮鸣放,场面轻松愉快,谁也没有想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就在大家庆祝行程的阶段性胜利的时候,驴头在外围转了一圈,告诉大家,现在雾大,找不到前进的道路了。驴头安慰大家,这里原来有一个废弃的村庄,找到这个村庄就可以知道我们前进的大致方向,我和几个老驴去找路,大家原地休息,不要走散。说吧,约上几头老驴,用指南针确定了一下方向,他们几个很快就消失在茫茫雾海中。 山中迷路是很危险的,驴群走散更加危险,外地的驴群曾经出现过驴友走失而被冻死、饿死的事件。于是,大家聚在一起,耐心地等待着驴头们带来好消息。 不一会,驴头他们几个就转回来,说那个废弃的村庄已经找到,说其实村庄就在几十米外,只是雾大,不好看到。大家马上又兴奋起来,一起说,那就赶快走吧。驴头反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私自行动和离开驴群,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许掉对。然后又安排另外两头老驴,一个手持对讲机断后,一个则持对讲机居队伍之中,而驴头自己在前面带路,前、中、后要随时联系,通报情况。 驴群出发了,队伍成一路纵队,鱼贯而行。 其实,就是找到了那个废弃的村庄,驴头也没有找到可以认定的正确的道路,他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大方向判断的真确性的自信而带领大家继续前进的。驴头用指南针定位带领我们一头钻进森林一直向西而去。忽而听到命令让我们向左,忽而又指示我们向右,忽而又指挥我们向山头爬,有时还命令我们原地待命,等待驴头探路的消息。在密密的林海中、在苍茫的雾海中,树枝想尽一切办法给我们制造着前进的困难,寒风裹着寒雾无情地扑打着我们的脸,我们犹如困兽,左突右冲,上窜下跳在努力挣脱迷路的牢笼。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摸索前进,终于,驴头在前面高呼,“驴友们,我们已经找到道路了,我们的目的地就在前面,我们胜利了!”听到驴头的欢呼,我们终于也松了一口气,高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 我们胜利了!”大家都在欢呼,声浪在山谷回荡,喜悦挂在每一个驴友的脸上。大家互相打量着,不禁都放声大笑,因为雾气在我们的头发和没毛上都结上了一层白爽,大家都白包毛女了。 拾节而上,很快就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黛嵋大草原的黛嵋庙。黛嵋大草原在黛嵋峰下,面积估计有200亩余,这里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在黛嵋庙没有院墙的院子里,神奇地有一片10多平方米的草地上竟然没有一点雪,大概是上帝的安排,这里正好够我们扎帐篷安营扎寨。 五颜六色的帐篷扎起来,顿时,雪原上有了春的暖色! 当我们把雪原装扮出一点春色之后,已经是傍晚5点多了。天是阴着的,加上雾大,天色已经是黑下来了。一天的辛苦,还没有正二巴经的吃一顿饭呢。好了,下一个节目就是埋灶做饭了。 一个个便携式的小汽炉点起来,或者火锅,或者烩菜,或者面条,或者稀饭,甚至还有的蒸米饭,做元宵,女同志身手不凡,男同志的技艺也是可圈可点,在头灯的照耀下,简直就是一次美食表演赛。大家就这样认真地做,大家就这样美美地吃,二锅头这时是万万不可少的。吃吧,喝吧,喊吧,鞭炮放起来,歌儿唱起来,这里是远离尘世的一片乐土,来到了这里,宠辱皆忘,无羁无绊,无顾无虑,只有归朴返真、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己! 帐篷下的夜也是很美好的。自然界温度应当在0下10度左右,还有凛冽的山风,但是,在帐篷下,在睡袋里,最让我担心的寒冷我却没有觉到,相反,在温暖的睡袋里,在甜美的酣睡中,只留下了一个我永远也不告诉你们的一个美好的梦。。。。。 |
转自:http://bbs.hnhw.com/thread-26531-1-1.html3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