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阳寺佛塔城 |
[游记]洛阳寺佛塔城 |
2008-06-27 sina.com.cn |
洛阳。寺。佛。塔。城。 2006-10-04 20:08:12 大中小 三天的洛阳之行就这么结束了。一切如预期的充实而圆满。 秋天的洛阳,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却不觉炎热。 记得我第一次对洛阳有印象,是很小的时候看镜花缘连环画,里面牡丹仙子与武则天的故事让我对洛阳牡丹充满向往。不过可惜此时已入秋,非牡丹盛开之季。 但洛阳值得一看的并不只有牡丹这一景。少林寺、白马寺、龙门石窟等等风景名胜我已是憧憬已久了。三天的行程,满满当当,我们除了游山玩水,也为要写的城市营建论文做了一些调研。下面就随便回忆着写写这三天的游记吧。 第一天。洛阳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都城博物馆(周公庙,应天门)。 我们是中午到的洛阳的,吃过午饭,便冲向博物馆为调研做一些准备。洛阳博物馆人很少,展出的是一些出土文物,有夏商周至到明清时期的,好多文物都是在洛阳市区建房挖地时发现的,有人说,洛阳随便找个地方挖挖都有可能找到文物,真不愧是六朝古都!这些文物有的制作相当精美,造型从今天来看也是非常的简洁时尚。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工艺纯熟,造形优美简洁,令人叹为观止。洛阳博物馆里还有一具古象的全副骨骼,具体叫什么象不记得了,只是它那对长长的牙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天子驾六博物馆是在东周王城车马陪葬坑的发堀地上建起的。所谓“天子驾六”原来是指皇帝的车是由六匹马共同拉着的,是考古上的重大成就。对于考古我不懂,但令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古代帝王们一定不会想到,他们的陪葬习俗,竟然成了古代文化遗产与文明的最大财富与证据。若非他们奢华的陪葬品,我们现世之人怎么能见到这些几千年前遗留下的痕迹?然而当时他们这种奢侈的习俗对平民劳动者的压榨也是可想而知。至于这种陪葬制对于历史的作用究竟是积极或是消极的,我一时也想不太清,且辨证观之罢。 周公庙始建于隋唐,但现存的是明清建筑了,而应天门更是几乎是现代所建,留的只是城墙位置了。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城墙背后透出炫丽的金色阳光,我们爬到城墙上作吻兽状伏下,在金色映照下只剩剪影,拍出照来像级了几只吻兽,恶搞了一把。发挥了我们班出游的恶搞习俗。 第二天。少林寺。白马寺。 在很久以前迷恋武侠小说的时代就一直觉得少林寺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地方,天下之武均源于此。今天得以亲身前往,自是激动不已。然而眼前这个少林寺除了寺庙的样子仿佛在电视剧上见到过以外,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人头攒动,声浪鼎沸,香火四溢,喧哗如市。相机的闪光灯不停地闪,僧人们都忙着推销佛具收香火钱。脑中庄严肃静的少林寺荡然无存。心中空空的,旁边沸腾的人声恍如隔世。 继续前行,来到塔林。众大师圆寂后收藏舍利或是骨灰之地。以前应是佛门重地,连一般弟子都不可擅闯的。而今,导游们抬着大喇叭讲解着某个塔的传奇,游人们随意地坐在塔前乘凉聊天,有的甚至脱了鞋坐在塔前平台上嗑瓜子,有的在草地上大口吃鸡腿,有的在塔边搂搂抱抱……想想这塔下掩埋的可是苦修多年地位尊重的得道高僧,而后世之愚却如此妄为,将佛门重地的清静与庄严破坏得一塌糊涂。我宁可不来看这重重塔林,也不想这些清修的高人们过世后也不得安宁。可叹可悲啊。 白马寺情况与少林差不多,香火正旺。不过寺院嘛,本来就是为人而修的,香火旺些是好事,总比塔林那种神圣的地方被破坏的好。可是白马寺的白马未免也太多了些,搞得我也不清楚究竟哪个是真的原本的白马,现在想想,那么久远的年代,应该早已不复存在了吧。 白马寺以东还有一个释加舍利塔,金代所建,造形优美,保留十分完好,塔身的抛物线也十分的漂亮。传说顺着塔周的莲花座绕塔拜一周即能得大智慧,受用一生。且不管它是真是假,拜它一拜也没什么损失,于是我们几个真的踩着每个莲花座拜了一圈,挺开心。还有一个说法是在塔南二十米处拍手会听到塔内传出呱呱声,其实是一种由于塔的造型产生的声学现象,但我却始终没有试出那个呱呱声来,也不知是真是假。 第三天。龙门石窟。洛阳老城。 一开始我还对石窟不以为然,不就是山上的石雕么。但到了奉先殿,我彻底被征服了。绝美的佛身造像,精致的五官,慈祥传神的表情,17米高的巨大尺度,很难想象工匠们是怎样对这样一个大尺度的东西把握好它的比例与细部的。传说大佛的面部是仿武则天的样貌所雕,不知是否属实。但大佛的眉宇间的确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魅力与气度。旁边的众菩萨与金刚也是衣饰精美表情生动,整个大窟非常壮观,已是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们痴痴站在下面的人群中仰望了很久……还有其它一些小窟,有的墙上刻满4厘米见方的小佛像,密密麻麻成千上万,有的窟顶有一个莲花,装饰性很强,栩栩如生。各个佛像姿态面部各异,可看出各朝各代对于佛像的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的。 看了龙门石窟后我们就对这景区的其它景点都失去了兴致。于是回到洛阳城区继续抓紧最后的时间做一些调研工作。我们走访了洛阳的明清旧城区。现在一部分已变成步行街,尽量保留了规划原貌,但建筑已翻新,城墙与城门也是在原址重建的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a4d75010006jn.html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