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阳之行 |
[游记]洛阳之行 |
2007-08-02 sina.com.cn |
洛阳市的基本情况介绍: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市域总面积15208平方千米,总人口636万人,辖8县1市6区。城市建成面积121平方千米,城市人口146万人。 洛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夏、商、周、隋、唐等王朝在此建都,有4000余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称之“九朝古都”。 洛阳是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雍容华贵的牡丹在洛阳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四月盛大的牡丹花会吸引了数百万的中外游客。 洛阳是一座旅游城市,北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南有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和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洛阳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拥有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等一批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洛阳交通四通八达,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纵横交错;洛阳民用机场的开通,更缩短了洛阳和其他大城市的距离。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大化纤工程建设为洛阳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洛南新区的开发建设,以“洛河为轴,两岸发展”的城市态势,彻底改变了洛阳带状城市结构。有着辉煌历史的洛阳,将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洛阳三宝是:牡丹花、唐三彩、梅花玉 洛阳的人文景点主要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 自然景观有:黄河小浪底 洛阳八景:龙门山色.天津晓月.洛浦秋风.铜驮暮雨.马寺锺声.金谷春晴.平泉朝游.邙山远眺 正文: 22号下午四点,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了洛阳机场。洛阳机场航班应该不多,诺大的机场只停着几架飞机。机场建设比较落后,和深圳没法比,可能本来人流量就不多。下了飞机感觉到一股寒意,凭借着冲动的热情尚能抵御。到了住所,沿途看到了两个巨大的毛主席雕像,后来才知道,那是两个著名国有企业的,(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 住的房子据说是当年苏联人建设的(五十年代援助中国),那里的主人多是一拖厂的退休老工人,都是当年共和国的脊梁。住所的周围竟然有部分小吃。晚上睡觉不用暖气还真有点凉。 第二天去了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的新校区,因为有个同学在那里读书。沿途经过了洛阳正在新建的体育场馆,学了土木工程,自然关心起了土木建设的东西。河南科技大学果然是大,或许因为位于新开发区,土地资源较为宽松。虽然够大但需要加紧建设才能利用好资源,还是钱的问题。返回的途中,才看到河南科技大学的医学应该是很先进,拥有三个附属医院。据说总价值可达到数亿元。 无聊的呆了几天,看了些洛阳的城市街道。街道的命名很奇怪,很多是以其它城市的名字命名,例如:南昌路、安徽路、长安路、郑州路。我试着找了一下,竟然没有深圳路。怪哉! 后来去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母亲河。以前只是从上而过。概叹、惊叹、无语。可怜的母亲河啊!如此淅淅“溪流”,让我怀疑这条河重前的真实性,大灾、决堤、洪水、花园口、、、、、现在已经是病入膏肓,有气无力。小浪底三国共同营建(德国、法国、意大利)。此行还不小心踏入了济源市地界,黄河为界划分洛阳、济源市。到了北岸就到了济源市。 返程时经过孟津县一高,据说此校高考成绩甚好,在校大门右侧建一不高楼房,字曰为高三家长准备。后来才知,很多家长为了子女的成绩,专意租房至此,照顾子女。感叹家长的伟大,但又担心子女的心理成长。无奈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公平,河南人口大省,有缺乏必要数量的高等学府。高考压力过重。高考竞争尤为激烈。 之后去了关林庙,关羽的头被孙权送给了洛阳曹操,曹操厚葬了关羽之头颅,附之以关羽衣物。后成关羽冢。门票30元,用了学生证。关林庙前的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尤其是中老年人。有人下棋、写水毛笔字、唱戏、、、、 关林庙主要有三个,人多进香。我未,其一香费不菲;其二我不甚信此。三个主殿的两侧是洛阳出土的文物展,很有气势、感觉。可惜我对此不是很有研究。最后是关羽的冢,很大。估计是后人好事者为之,只增气势而已。 后来去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还是比较远的,做了一个小时的车。下车又走了近两公里的古城街(就是卖纪念品的集中地方)才来到入口。门票有点贵,80元,还好带了学生证。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与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齐名的中国两大石窟,而且由于地处中原,其声名似乎还要盖过云岗石窟。因此刚到洛阳的我们,就慕名赶赴过去了。 我们下车的地方与入口处还有1.5公里的距离,据司机说几年前为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洛阳市花了很多对景区门口进行了规整和绿化。而且看起来确实不错,伊河水畔垂柳依依,草香捕鼻,很有一番诗情画意,可惜商贩们的大呼小叫声稍许影响了些气氛。 刚进入景区的一个人工修建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书有龙门石窟四个大字,而边上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志似乎也在说明着此处景点与众不同的地位。 门票包括四个景点: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 整个石窟是依山而建,面朝一条河,依山傍水,环境非常的好。对面的山上也有,可以看见,不过密度和规模都不及这边。因此那边的游人也没有这边的多。先是一些小型的,而且也不是很多,非常的精致,这些石头的确很有历史特色,不乏极其美丽的彩绘残留,虽然风化得厉害,渗水也很明显,但优美的造型还能看得到,不过大多石窟里的佛像都没有头,鲜少有保存完整的,一直沿山而行,有时需要上一些台阶,才可以看到刻在比较高的地方的佛像,进来的时候,听人讲,整个石窟一共有4000级台阶,开始听起来觉得满恐慌的,以为是不停的往山上爬。进来以后才发现,并不是那样,只是有的高处的佛像需要上去看看,然后在下来,其实大多数时候是走在平坦的石板路上。有一面很平的山壁,凿满了大大小小的窟窿,里面全是神态各异的佛像,站在跟前,只觉得鬼斧神工,蔚为壮观。真是难以想象,唐朝的那些工匠是怎么办到的。只有一处较大的石窟有彩绘,在顶上,红色的莲花状装饰。然后另一处有雕刻的莲花状吊顶,很精巧。在往前走就是著名的卢舍那佛了,也是整个石窟的灵魂,洛阳的标志之一,几乎所有来龙门的人都是冲着这个来的。她坐落在山腰间,要上一些台阶才可以到她的脚下,非常的大气,宏伟,是石窟所有佛像中最大的一个,面部轮廓至今看的非常的清晰,慈祥,端庄,美丽,是武则天要求以自己为MODEL雕刻的,可见能得到连续两个皇帝宠幸的她的确美丽非凡。当然我在这里逗留的时间也最长。然后继续往前,就没什么了,当然了,看过卢舍那佛以后,在看什么也不会惊奇了。 看了西山石窟,东山石窟也就成了鸡肋。香山寺,一个庙而已。只是其中竟然还有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别墅。真会挑地方,面朝长河、大佛,背靠小山。环境宜人,清心而又不失韵味。 白园,说白了就是白居易的墓。果然不是圣人,坟小了很多(相对关羽),碑刻唐太傅。旁有好事者立牌新加坡、韩国白氏后裔协会朝拜名单。我之认为甚丑。 而后又参观了洛阳其他市区,白马寺未去,自曰北京见庙寺甚多,加之较远,他日必有机会。 洛阳的上海市场很繁华,类似深圳之东门。沃尔马将要进驻。 洛阳为了协调城市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将市政府迁至新区。新区地产业随之发展甚猛。住宅建设甚美,媲美深圳。可惜相关“软件”设施尚未与之协调。 洛阳市政府前的音乐喷泉,据说是世界之最,可惜无缘相见。还有洛阳牡丹甚为遗憾,冬季牡丹均已凋谢。惜哉! 早听说洛阳三绝是,“牡丹、水席和石窟”。水席不是传统的汤菜,而是汤水丰盛的各款名菜,正宗水席有二十四道菜,吃一道换一道如流水一般,故得名水席。略去先上的八个冷菜不表,最先上的大件名为“牡丹燕席”,只见一尺半大的盆中浅白的汤中,若隐若现一黄色牡丹花,细如“粉丝”的菜沉于盆底,看上去雍容华贵,吉祥喜庆。盛到碗中,细细品之汤羹是海鲜烹成,味鲜自然,酸辣香郁,菜丝是细细的白萝卜丝,口感鲜嫩爽口,虽比不上“上汤燕窝”的鲜爽,但那脆劲也不让燕窝或翅丝,其味果有燕窝风范,而那黄色艳人的牡丹则是用鸡蛋精心制成。这“燕菜”起源于唐代武则天年间,当时民间进贡一巨型萝卜,女皇大悦,认为是风调雨顺之吉祥物,遂命御厨精心而做。经大厨们苦心加工,果令女皇大加赞扬,遂赐名“假燕菜”以示赛燕窝之美,后流传于世,名为“洛阳燕席”。而这“鸡蛋牡丹”则是73年周总理陪加拿大总理访洛时,当时的厨师精心首创,总理吃后,十分高兴,随口赞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来。”从此洛阳人改称此菜为“牡丹燕菜”。能以简单配料,烹出高档菜肴,这才显厨艺水平。吃水席有趣的是每上一大件,跟上两道中件,当然也有汤,还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想必当年这其中也有故事。其余的大件如“奶汤鱼肚”、“四宝发财”、“清汤甲鱼”等也各有特色,就连佐菜的摊煎饼也令大家一抢而空。 最后,又呆了数日,经历它事众多。可惜与洛阳城市关系不慎深。后于农历二十五返回家乡。离别洛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ff4f08010007v7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