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受重渡沟

[游记]感受重渡沟

2008-05-22    sina.com.cn

前些天,想着趁暑假带铭铭去黄山旅游,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没办法,作为补偿,决定用周末时间带铭铭去有北国水乡之称的重渡沟散散心。

来到重渡沟,宛若来到南方小镇,竹林摇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那种轻灵和秀美让你不忍碰触且留连忘返。

进入重渡沟景区,成片的竹林展现在眼前,让人感到一股潮湿和凉爽。路边小溪流过,水声潺潺,清澈见底。白墙灰瓦的农家宾馆矗立在道路两侧,大多两三层楼,整洁干净。竹林掩映处,小桥流水旁,是一个个凉亭式的小吃间,有酒吧、烧烤间、冷饮间、品茶间,里边整齐地摆着桌椅,游客悠闲自在地坐着品茶、聊天。

吃过午饭,我们便顺着滴翠河逆流而上前往滴翠河景区。滴翠河景区美在竹林。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的竹海绘成了滴翠河景区的主画面,天女植竹、竹林长廊、幽竹寻溪、竹掩农舍等景观更是锦上添花,成为点晴之笔。这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气温在摄氏37度左右,可在重渡沟无际的竹林漫步,却感觉不到一丝暑气。微风轻拂,送来缕缕清新的竹香;夏蝉低吟,带来声声夏日的流韵。潺潺的溪水在脚下浅吟低徊,亭亭的秀竹在微风中发出哗哗的轻响,一时间,真让人仿佛身在江南了。

重渡沟以水美闻名,曾有人称之为“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幽竹寻溪,越向纵深处走,这种感触就越深。一边是巍巍的丛绿,险峻的山如斧凿般陡峭,一边是蜿蜒的溪水,在我们身畔始终相随,弯下身子就可触摸。曲径通幽,石块铺成的小路随着山势渐渐升高,有时从溪流上穿过,我们就踩着水中的石蹬跳跃前行,有时从瀑布旁边经过,那飞溅的水花会珠玉般洒落在我们身上,凉凉的令人精神一爽。

滴翠河景区的瀑布没有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气势,它更象一个顽皮的孩子,在莫名的诱惑下顺山崖往下跳,或者更象天真的孩童坐着滑梯在游戏,运动中透露出娇憨可爱,调皮中展示着妩媚秀丽。这让我不禁想到叶圣陶的《瀑布》:“……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瀑布有几丈高吧,白色的水练被突出不平的山石扯成平滑的几绺儿,如仙女舞动的白绸,灵动异常。周围深深的绿色,仿佛一个巨大的摇篮,把瀑布装在里面,珍藏在夏日的浓荫里。阳光照在瀑底潭中,再映到飞瀑珠帘上形成七色彩虹,那五彩缤纷的景象很容易使人想到蓬莱仙阁的海市。长久伫立在瀑布下,细听那瀑水发出的声音,如阵阵轻风吹过竹林,如海边的轻浪涌上沙滩,让人产生一种迷幻的冲动,真想坐在下面感受一番轻柔的抚弄。

我们一行几人走走停停,又在沿途买了一些竹子制作的水枪和小水桶,这可乐坏了孩子们,不停地去吸水互射,夸张的笑声溶入水中,使清越的水声更增添了快乐的神韵。走热了,我们把双脚浸入水中,可溪水冰凉刺骨,一会儿时间就把脚和腿击得通红,竟有点儿疼痛的麻木,于是不敢在水中久呆。一路走来,看到好几个瀑布,拍照、戏水,竟感觉不到累,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景区的深处有一个叫农耕村的人造村落,是仿照民国时期豫西山区的民俗建的村落,里面展示一些当时的民俗风情和农事活动,本想带铭铭进去见识一下,无奈天色已晚,只好作罢。

晚上,旅游中心在景区的中心广场举办的露天消夏晚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大家可以自告奋勇地上去表演节目,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其实这里最吸引人的不是风景,而是这种水乡竹韵的感觉,如果能在这里住上一周,抛开一切烦心的事情,尽情享受假日的悠闲,那该多好呀!

回到农家,还无睡意,便和主人闲聊,问起“重渡”的来历,据主人讲,相传东汉时期,刘秀因战事不利,败走到这片地方,眼前出现一条河流,看看追兵将近,只得命军土徒步涉水过河,渡过河后继续前行,正行之间,又一条河流挡住去路,只见河水清彻见底,与众不同,急忙让手下打探这河叫什么名字,可手下找了很久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只得回来禀报,刘秀见此,想了想说,这是我们过的第二条河就叫重渡过沟吧,重渡沟因此而得名并留传至今,其实刘秀渡过两次的河就是伊河,故名重渡倒也贴切。当然凭我们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是不难感觉出这个典故有些牵强,但我是宁愿信其有的,我们无法考证更无心考证其真伪,总希望有一个美妙的传说留存与世,与重渡沟和谐共生。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6f73f301000b0k.html4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