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嵩阳书院游记 |
[游记]嵩阳书院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嵩阳书院以宋代程颢、程颐传播洛派理学而著称于世,学风之盛名震儒林,成为造就人才的高等学府。置身于嵩阳书院,我仔细地观察着它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心中萌生出无尽的遐思和几多浪漫的情怀,仿佛成为书院里的一名虔诚学子。遥想当年,腾子京、张九成、王铎、傅而师等学子英才围坐在杏坛前以及苍柏下,聆听范仲淹、韩维、司马光、李纲等名师先哲讲课,是多么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书声彻户外,问难无虚日”,嵩阳书院以它的千年韧性,弘扬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先圣殿、讲堂、泮池、道统祠、藏书楼……每到一处,都能听到许多撩人心弦的故事。此间,讲堂就出了一个“程门立雪”的历史典故。 北宋儒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在嵩阳书院讲学时,学者云集,受业生徒多达百人。有一冬日,福建人杨时、游酢欲拜师求学,千里迢迢来到嵩阳书院的讲堂前,只见门窗紧闭,便悄悄顺着门缝往里看,瞧见火炉旁一位老人正闭目休憩。二人不便打扰,便站在门前等候。此时风雪正紧,二人久立不动,手脚都被冻麻木了。程颐醒后起身开门,见杨时、游酢已成积雪没过了膝盖的“雪人”,心感其诚,收为弟子。二人跟随程颐从师受学,刻苦钻研,勤学不倦,后来与吕大临、谢良佐同为程门的四大弟子,成为有名的学者。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嵩阳书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近千年的衍续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盛行“会讲”制度,讲论学术,不尚形式,惟求实效,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辩论,百家争鸣;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吸纳全国各地士子前来受学,使“天下学者,闻风向附,倾动朝野”;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大多采用问难论辩形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嵩阳书院的师生关系也比较融洽,感情深厚,教师不仅以其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气节感染学生。不难想象,这些注入了人格魅力、极有弹性的教学方式,是很容易酿造出一种令人神往和兴致勃勃的学习气氛的。而这种气氛,文雅规范,不涉恶浊,有时比课程本身更能熏陶人、感染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2a073010006q5.html4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