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康百万庄园旅游康百万庄园游记康百万庄园评论康百万庄园周边酒店. |
[游记]康百万庄园旅游康百万庄园游记康百万庄园评论康百万庄园周边酒店. |
2008-06-10 chinahotelsearch.com |
逃离城市之 游康百万庄园 (匿名) 这几天眼睛发涩,头不舒服,找个熟悉的中医把了把脉,说是肝肾阴亏,开了一盒杞菊地黄丸。心里很烦躁,到人民公园溜达两圈,跟着业余合唱团哼了两首曲子,也提不起劲儿,想找个地方坐坐,净一净心,游人如织,哪有清静地方。不由羡慕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去年心烦时还想着回乡下老家,采一采出生之地的灵气,但是,现在的农村是村庄连着村庄,人们话里话外谈的都是挣钱。中原承平日久,人口稠密,农村生活也失去了昔日的平静,所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一盘棋!心里很向往:在深山老林里住上十天半月,断绝人间烟火,清一清心中的杂欲。但是对目前的我来说,这纯属奢望。虽然心中有佛,信仰“进庙不烧香不拜神”,但还是心里一直念着要去白马寺一趟。 11月26和27两天,河南省为纪念或者说是庆祝世界文化遗产日,全省不少景点免去门票,白马寺不在其列,邻近的巩义市有六个景点免费开放。现在的景点,门票动辄百八十元,能优惠,不用白不用。 由于以轻松为目的,不紧三赶四的,出发的不早,11点多才到。 出巩义市区两公里光景,横亘着一条伊洛河,河岸边就是康百万庄园。站在兼有河堤性质的公路上,远远眺望庄园群落,灰蒙蒙一片,是依山而建拥挤成一堆的青砖灰瓦院落。迎面的砖墙高耸着,有两三层楼高。河堤下的开阔地,是一片仿造古迹的工地。在通往庄园的甬路上,立着一座石牌坊,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下挖两米的深坑,才透出牌坊的全貌。人世沧桑!历史被土埋着!这是一座节孝牌坊,立于中华民国五年,上刻“清旌表节孝武生康道兴妻王氏坊”,面东一面横额是“辉扬彤管”,两幅对联分别是“竹节松操河山并寿 芝泥金简绰楔长新”“妇孝陈欢承帷萱 姜共卫志矢舟柏”;面西一面横额是“节孝流芳”,两幅对联分别是:内联“日月光明道冰霜皎洁 崟()耸峙洛水澄清”,外联是“祖武于今能绳继 人寰自古重纲常”。 院落离河岸有二百米左右,碉堡式建筑,背北面南,一堵青砖墙几十米长,有两层楼高,墙顶是一个个墙垛,像长城上一样。两米左右高低一米多宽的大门,在又高又长的院墙对比下,显得是那么的窄狭。 墙上有关于庄园的介绍:康百万富贵明清两朝四百多年,绵续一十二代,以供应镇压白莲教的清军军需而鼎盛,“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①”;“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康家亦商亦农,靠进贡得官,最高达三品。多次得到朝廷赏赐,以建行宫接待因八国联军祸害京师而蒙尘后北返的光绪母子而名扬天下。“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集农、官、商于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整个庄园由19部分组成,占地240亩。” 大门原来是个隧道,宽仅容一辆马车通行,往里走一直是上坡,有十几米深。出了洞算是进了院子,一个很小的天井,迎面一面墙是幅迎客松的砖雕,天井中有口带着辘轳的水井,名“叶氏井”,天井左边是一排房屋的高高的青色后墙,墙上高高地挂着几幅匾额,有“良田千顷”、“谊重桑梓”、“德泽齐鲁”、“伟略堪钦”、“孝廉方正”、“情深施济”“敬直义方”等。这一排房屋隔成了三个小院落,每院落都有一个小小的、窄窄的、低低的简易门楼,都题有匾额——说“简易”是因为门楼是在两座房墙之间搭建,没空间来展示气派。工作人员贴有路径指示牌,让从靠近院墙的小门楼进入。过了一个小小的“更房”,院子稍稍开阔了些,这时才发现,原来在外面看到高高的院墙,就比院内地面高出一个墙垛,所谓的院墙也许只是山体的外包皮。 进了小门楼,是一个过厅,过厅屋内门的上方悬着一幅“留余”匾,右边山墙上对联是“耜耕三省当思创业艰难 船行六河须防不世风浪”,左边是一个大大的“寿”字,配一幅对联。过厅之后又是一个小天井,左手有拱门与另外三个小院相通,正面是一个小门楼,进了门,右是“新婚居”,左是“中年居”,“新婚居”与“中年居”这样的厢房开间很小;正房是“老年居”,是个三开间。相比于北方的四合院,这样的结构可以叫三合院,院子很小。房屋小门小窗,很封闭。虽是开放日,但是每座房屋的门都紧锁着,透过门缝往黑洞洞的门里看,空间很紧促。正房的边上有个藏宝室,有逃遁用的暗道。 小小的三合院深处与并排的另一个三合院之间有窄窄的过道,过道仅能容一人通过,两个人就要侧身相让。各三合院结构相同,左右厢房分别是“儿童居”和“闺房”,正房;小小的过道与第三个三合院相通,左右厢房分别是“武职居”、“文职居”、正房则是“西席居”。这个西席既是私塾先生,又是家庭司仪,还要粗通医脉。这样的管家要比世界著名的英国管家还要牛些。康家的账房先生称相公。在一处三合院的门楼外面左右各有一个耳房,分别是姻亲和血亲用膳的地方,大小仅仅容下一桌两椅。附近是窄长窄长的厨房操作间。 出了这三处院子,是一个通道,通道两边各有这样那样的小房间,都是以小而为特点。比如一个“三上成文室”,据介绍是学习用的,看起来倒像个禁闭室。 有一处地方可以上到二层,应该可以上到山上,工作人员一夫当关,说是怕损坏文物。 有座三开间的娱乐室,上书对联“做数件可留传之事销磨岁月 交几个有学识良友论古说今”,娱乐室房前的院子小得只能算是一个过道。出了过道是一座花园,也不大,花园边上有座房子,有联“庭有嘉荫室多藏经天下事随处而安梦笔书忍字 人得芳林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悟真善美”。花园靠山一边的围墙高达五、六米,靠外的一边是条路,路边立着几块石碑,是明清两代政府和乡绅立的功德碑。花园通到庄园的后门。 广播介绍说,现存的院落只相当于原来的十九分之一。为了俯瞰整座庄园,我爬上山头,就是花园靠山一面的院墙顶上。山顶的住户指着远处的塔尖说:“那一片也要开发”,指着比邻的一座学校说:“这个要拆掉”,又指着院落和伊洛河之间的开阔地说:“这一片也要恢复建设”。住户说,山后面五六里地远就是黄河。由此看来,庄园是头枕邙山,腰缠两条“玉带”——黄河和伊洛河,黄河为天堑,伊洛河为通途,真是好风水! |
转自:http://www.chinahotelsearch.com/travel/review_detail/96118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