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智行玩转京郊旅游农家院民俗旅馆 » 中州大象-大象而观止 » 日志 畅游中原——心情记事_登封/郑州^_^lvyouxinxi.com(转载)^_^河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7-12 12:07:20 查看( 8 ) /
评论( 0 ) 第二日竟是被雨声惊醒。到底还是下雨了。 在路边一个小摊子吃早点,在老板娘热情的招呼中,喝一大碗热乎乎的豆腐脑。 从西关到白马寺要坐一个小时的车,雨始终都没有停。 雨中拜访中国第一古刹,也是一种情境。 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在雨中穿过一座又一座大殿,看过一尊又一尊菩萨,对白马寺的印象只剩下山门外左手那座齐云塔,朦朦胧胧矗立在一片烟雨中。 下午乘车前往少林寺,路过偃师,过后看地图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这个名字听起来带有兵败味道的地方竟是杜甫墓的所在。 车子在半路坏了雨刷器,似乎暗示着今天游览的不顺利。换车后继续前行,还没看见山,车子就绕上了盘山路。随着路越盘越高,辨不清是烟是云是雨是雾,一片白茫茫忽然笼罩天地,路的一侧是峭立的岩壁,另一侧则是不知深浅的悬崖。车子仍在前行,追随着前车微红一点的尾灯,车里一片静默。终于驶上平直大路后,才听到一个小伙子的吁声,这就是十八盘吧?我的心里也有疑问,这就是我要来看的嵩山吗? 我们是踩着一地的黄泥泥泞走进这所武学圣殿的,虽然下着雨,少林寺却出奇的人气兴旺,进山的路上汽车排着长龙,山门外人山人海,它已不再是那座金庸笔下的深山古刹,它已经深入俗世,处处充斥着商业气息。有些大殿还在整修,很难想象修葺后焕然一新散发着浓浓油漆味道的少林寺,还能怎样保持佛家的清幽肃穆。最后的毗卢殿里,从前高僧练功的凹痕宛然,恐怕是全寺唯一的旧迹了。 雨中在塔林漫步,如果不是这样的游客如织,必然另有一番滋味。只有在这里,才找到一点点当年《少林寺》的影子。可是塔林也在不可避免的现代了,最新建的一座塔身上,浮雕着笔记本、摄像机以及宇宙飞船,这是哗众取宠呢?还是和尚们对凡尘的向往? 因为雨大,无缘少室山,据说少室山三皇寨的风景是非常好的。留给下一次吧。 第一眼看到登封,就莫名的爱上了这里。干净且清静的一座小城,澹然从容的舒展在名山脚下。落实完住宿问题,我们跑出来吃晚饭,象当地人一样坐摩的在城中穿过,路边有着恰到好处的熙攘与嘈杂。饭后再见小城,已经华灯初上,雨几乎停了,大风吹得暗蓝的夜空里半天乌云半天月色,高处是重重黝黑的巨大山影。走在空无一人的异乡街道,奇怪的,我没有丝毫害怕或是惊惧,心里倒有难得的一片平静和安详。后来和Peter的表哥在新乡见面时,嫂子邀请我们退休后到新乡和他们一起养老,我和Peter不约而同相视一笑,如果退休后真来河南,我们定然会选择登封。 第三日早起,雨已经住了,可是风极大。昨夜饭后奢侈的享受了一个足疗,按摩大嫂走路一瘸一拐,问她怎么搞的,回答说是头天爬嵩山累的。听听屋外的大风,看看阴沉的天气,我爬山的意志竟也有些动摇。不管怎样,为了让Peter尽兴,尽力而为吧。 中岳嵩山72峰,今日我们要登的是太室山顶峰峻极。山脚下的嵩阳书院是我们的第一站,到底是学府,没有到处充斥着铜臭味道,庭院中安排了古筝表演,如果这是云淡风和的天气,坐在这流水琮琤的琴韵中品茗应该是很闲适的快乐吧。 从嵩阳书院包车到嵩山停车场,节省了40分钟的漫长步道。黄山归来不看岳,登过黄山后,我看山的兴趣已经完全提不起来,初见嵩山,失望更大。山路象是刚刚修葺过的,一色簇新平整的青石板铺就,泰山多少位皇帝走过的山路也没有这么气派。嵩山上没有什么松柏,满山杂树,茂密浓郁,还带着初春新发般的嫩绿,游人就在浓重的树荫下拾阶而上,让我简直以为自己在爬景山。半山的绿荫中远远闪着几点朱红的飞檐,勾勒出大致的登山路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