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读高低散文从鲁迅故居到沈园. |
[游记]读高低散文从鲁迅故居到沈园. |
2008-06-27 sina.com.cn |
泪光中的沉思 ——读高低散文《从鲁迅故居到沈园》的随想 ●雷火 乍一看题目,以为是一篇轻松的游记,开卷才知是一篇沉重的文字,而我的心也因之沉重。 绍兴,是一个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让人神往的城市。既会引发人们壮怀激烈的高昂,也会让人产生缠绵低婉的柔情。这个地方,因为“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秋瑾而扬名,因在黑暗中秉一柄火把引人们到光明的地方去的鲁迅而声震海内外,因救民众于苦海“大江歌罢掉头东”的周恩来而生辉。同时,更因沈园和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而令人神驰。但作者在这篇散文中独辟蹊径,由鲁迅故居和近在咫尺的沈园,联想到周树人和朱安,陆游和唐婉这两对不幸的婚姻,并引发出盈满泪光的沉思。 在低缓而略显苍凉的文字中,我们随着作者沉重的脚步和穿越时空的思绪,在鲁迅故居,寻觅良久,却寻找不到“那个叫做朱安的女人的只影片纸”。而在沈园,到处是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的遗迹。 “从鲁迅故居到沈园,不过五六分钟的脚程,很近,却很不同。”不同的是什么呢?是鲁迅故居皆“典型的江南宅子,大而显得阴森”?而沈园秉承的“是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较之紧凑的苏州园林,却是空旷了许多”?是因鲁迅的匕首和投枪,让这座古宅释放出它应有的光辉?而因二首《钗头凤》,使沈园有了千古的韵味和柔情?都不是,作者通过周树人和朱安,陆游和唐婉这两对不幸的婚姻,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朱安之于鲁迅,是他母亲送给他的“一个礼物”,是桩原本互不相识而无温情和共同语言的婚姻。陆游之于唐婉,本就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自小感情笃厚,而诗文唱和。互相怀揣一颗相依的心,终于走进渴望已久而充满喜气的洞房。 结婚的当晚,鲁迅就独自住到书房,手里捧的是本线装的古书。陆游和唐婉,婚后无疑是欢愉的。“偌大个沈园,处处是两情相笃的足迹,时时有夫唱妇随的影像”。 鲁迅婚后又把朱安--母亲送给他的礼物还给了母亲。而陆游的母亲终因唐婉使他儿子“玩物丧志”,以误了陆游的功名前程为由,逼他退婚,而劳燕分飞。一个另娶,一个别嫁。 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有着新思想和追求个性解放的鲁迅,在寒冷的冬天仅穿一件夹裤在古碑中煎熬着自己后,终于在后半生得到了自己的一份爱,并在沉闷的没有一丝空气的荒原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至今声声不绝。陆游和唐婉,一对原本恩爱的夫妻,现实中却成了路人。但两颗燃烧着爱 情之火的心不分昼夜还贴在一起。在沈园的不期而遇,两首《钗头凤》,“让空旷的沈园变得如此的局促,是爱亦是恨,是恨却终成了爱。而成为千古之绝唱”。别后的唐婉不久因哀伤过度而香消魂埙。陆游年老之时,还在伤心桥下寻那碧波中的惊鸿。古往今来,这哀婉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多少真情相恋的男女和文人墨客,不惜挥洒流不干的泪水,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从人性和责任的角度,作者以此对鲁迅提出了朱安“陪着周家老太太终老,孤独一生,连一纸休书都没有。爱之所悲,在于一弃,而这一弃,竟是近百年的遗忘和避忌”。“英雄毕竟还是人,况且是经历了婚姻的男人,不论那是一场怎样的婚姻。朱安默默地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浮在历史层面上的是许广平的书信和相片,以此来象征一种新婚姻和新自由”的责难。而对陆游,作者倾诉了“功名之于情意,孝心之于爱心,我无法也无意去控诉些什么”孰重孰轻的两难的无奈。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更进一步对鲁迅发出“从鲁迅故居到沈园的这段路,他似乎是没有用心去走”的责问。自鲁迅身后,已有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学者,和热爱鲁迅的人们对此提出了责疑。不过没有高低这么深刻和入骨。但据我所看的史料和熟悉他的人所描述的鲁迅当时的状况,鲁迅努力过,但在一次鲁迅提到一种食品时,朱安说她吃过,实际上这种食品只有日本才有,中国还不曾见。先生彻底地失望并绝望了,实际上先生是用心在走的,而且迈着沉重的步履,踩着自己一颗早已破碎的心,这短短的路,又显得那么漫长。他在寻思,陆游毕竟得到自己追求的那份爱,却因母亲的高压自己亲手葬送了。自己呢,在无爱的婚姻中,在那长夜难明的枯灯下,所经受的那份孤单,那种痛苦,那种煎熬,那种自残的行为,寻一份微薄的爱而不能的苦闷,有谁能知呢?幸而在后半生,有了许广平这个不被世俗所禁的奇女子,给予他一份爱,而使他能静下心来,探究出中国的历史,实际就是瞒与骗的历史。不是处于坐稳奴隶的时代,就是处于坐稳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掀起更大的激情,思考打开这座黑屋子的路径。为我们留下了如今仍然震耳发聩引人思索的文章。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db8e01000bvm.html10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